第二部分教會的七件聖事
1210. 新約聖事是由基督建立的,共有七件,就是聖洗、堅振、感恩(聖體)、懺悔、病人傅油、聖秩以及婚姻。七件聖事涉及基督徒生命中的所有階段,以及一切重要時刻:它們產生、滋長、治癒基督徒的信仰生命,並賦予使命。這樣,自然生命的各階段與靈性生命的各階段之間,有著某些類似之處。
1211. 按照這類比,我們將首先闡明基督徒入門的三件聖事(第一章),然後是治療的聖事(第二章),最後論及為信徒的共融和使命而服務的聖事(第 三章)。當然,這並不是唯一可行的次序,但它讓我們看到七件聖事組成一個有機體,而每件聖事在其中都有它的重要位置。在這有機體中,感恩(聖體)聖事佔有獨特的位置;它是「聖事中的聖事」:「其他所有聖事的安排,都是以感恩(聖體)聖事為其終向」。
第一章
基督徒入門聖事
1212. 基督徒入門聖事──聖洗、堅振和感恩(聖體)聖事,奠定整個基督徒生命的基礎。「藉著基督的恩寵,人類分享天主性體,這與本性生命的肇始、發展和滋養有類似之處。信徒透過聖洗而重生;藉著堅振而堅強,並在感恩(聖體)聖事中領受永生之糧。如此,藉著基督徒入門聖事,他們常能更豐盛地接受天主的生命,並且邁向愛德的成全」。
第一條
聖洗聖事
1213. 聖洗是整個基督徒生命的基礎, 進入在聖神內生活之門 (vitae spiritualis ianua),以及通往其他聖事的大門。藉著聖洗,我們從罪惡中獲得解放,重生為天主的子女,成為基督的肢體,加入教會,並分擔她的使命:「聖洗是在聖言中,藉著水而重生的聖事」。
一、怎樣稱這聖事?
1214. 我們根據這聖事的主要儀式,稱它為聖洗:施洗(希臘文: baptizein)含有「沒入水中」、「浸入水中」的意思;「浸入」水中象徵慕道者(望教者)被埋葬於基督的死亡中,又藉著與祂一起復活,從死亡中出來,成為「新的受造物」(格後 5:17;迦 6:15)。
1215. 這件聖事亦稱為藉著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鐸 3:5),因為它象徵並實現那由水和聖神的再生;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沒有人能進天主的國」(若 3:5)。
1216. 「這洗禮稱為光照,因為誰接受這(教理)教導,心靈就蒙受光照 」。受洗者在洗禮中接受了聖言,即接受了「那普照每人的真光」(若 1:9),在「蒙受光照」(希 10:32)之後,成為「光明之子」(得前 5:5),也成了「光明」本身 (弗 5:8):
聖額我略•納祥,《演講》:洗禮是天主恩賜最美麗、最奇妙的禮物……。我們稱它為禮物、恩寵、傅油、光照、不朽的衣服、重生之洗、印記,以及一切最寶貴的東西。它是禮物,因為它是贈予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的;它是恩寵,因為它是賜予罪人的;它是聖洗,因為罪惡被埋葬在水中;它是傅油,因為它是神聖和王家的(那些受傅者就是如此的);它是光照,因為它是燦爛的光輝;它是衣服,因為它遮蓋了我們的羞恥;它是水洗,因為它洗滌我們;它是印記,因為它保護我們,且是天主主宰我們的標記。
二、救恩史中的聖洗
舊約裡有關聖洗的預象
1217.教會在逾越節的守夜禮儀祝福洗禮用水時,隆重紀念救恩史上的偉大事跡,這些事跡已預示聖洗的奧跡:
《羅馬彌撒經書》,逾越節守夜:「祝福洗禮用水」:天父,……祢以不可見的德能,在聖事中實現奇妙的救世工程;祢在救恩歷史中,以多種方式,藉著祢所創造的水使人認識洗禮的恩寵。
1218.自創世之初, 水──這卑微而又奇妙的受造物──已是生命和孕育生命的泉源。聖經說天主之神「孵卵式地」運行水上:
《羅馬彌撒經書》,逾越節守夜:「祝福洗禮用水」:祢的神在創世之初已運行在大水之上,使大水富有聖化的德能。
1219.在諾厄方舟上,教會看到藉聖洗使人得救的一個預象。的確,「當時賴方舟經由水而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生靈」(伯前 3:20)。
《羅馬彌撒經書》,逾越節守夜:「祝福洗禮用水」:祢曾藉洪水預告了使人重生的洗禮,祢今天如同昔日,用水結束了人的罪惡,開始了義人的新生。
1220.如果泉水象徵生命,海水就是死亡的象徵。因此海水可以是十字架奧跡的象徵。藉這個象徵,聖洗象徵與基督的死亡結合。
1221.尤其以色列子民越過紅海──從埃及的奴隸生活中獲得真正解放的事件,宣告了聖洗所帶來的解放:
《羅馬彌撒經書》,逾越節守夜:「祝福洗禮用水」:祢使亞巴郎的子孫越過紅海而不濕雙足,擺脫了奴隸生涯,成為新約選民受洗獲得自由的預象。
1222. 最後,橫渡約旦河也預示了聖洗;天主子民藉此接受福地的恩賜;這福地是天主預許給亞巴郎的子孫的,它是永生的預象。這繼承福地的許諾在新約中得以實現。
基督的洗禮
1223. 舊約的一切預象都實現在基督耶穌身上。祂在約旦河接受洗者聖若翰的洗禮後,開始公開生活。祂在復活後,賦予宗徒們這個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 28:19-20)
1224. 我們的主自願接受聖若翰為罪人所施的洗禮,以「完成全義」(瑪 3:15)。耶穌此舉顯示出祂的「自我空虛」(斐 2:7)。在起初,天主創造天地時,那運行水面的聖神,現在降臨基督身上,作為新創造的序幕,而聖父顯示耶穌是祂的「愛子」(瑪 3:16-17)。
1225. 基督以祂的逾越,為全人類開啟了聖洗的泉源。事實上,耶穌早已談及祂將在耶路撒冷所應受的苦難,視之為祂當受的「洗禮」(谷 10:38)。耶穌被釘十字架上,從祂被刺透的肋旁流出血和水(若 19:34),就是新生命的聖事──聖洗和聖體的象徵:從此,我們可「由水和聖神而生」,好能進入天主的國(若 3:5)。
聖安博,《論聖事》:看,你在哪裡受了洗;看,洗禮從哪裡來的;不是從基督的十字架,不是從祂的死亡來的嗎?這正是整個奧跡的所在:祂為你而受死。是在祂內,你才被贖回;是在祂內,你才得到拯救。
教會內的洗禮
1226. 自五旬節聖神降臨那天起,教會舉行並施行聖洗聖事。聖伯多祿向驚愕的群眾講道,宣告說:「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宗 2:38)。宗徒和他們的合作者為所有相信耶穌的人授洗:不論是猶太人、敬畏天主的人或是外邦人。洗禮常常與信德有著緊密的連繫。聖保祿在斐理伯坐監時,對他的獄警宣告說:「你信主耶穌罷!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聖經接著記載:「獄警立刻領了洗,他的親人也都領了洗」 (宗 16:31-33)。
1227.按聖保祿所說,信徒藉著洗禮與基督的死亡結合,與基督一同被埋葬,也一同復活:
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祂的死亡。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羅 6:3-4)
接受了洗禮的人,就「穿上了基督」(迦 3:27)。藉著聖神,洗禮是淨化、聖化和使人成義的水洗。
1228. 聖洗因此是一種水洗;在這水洗中,天主聖言──那「不可朽壞的種子」──產生祂賦予生命力的效能。聖奧思定在論及洗禮時說:「天主的言語,與物質成分結合,就成為聖事」。
三、如何舉行聖洗聖事慶典?
基督徒的入門
1229. 自宗徒時代起,人們就須經過入門過程,才可以成為基督徒。這過程包含幾個不同的階段,所需的時間可長可短;但常應包括下述要素:聖言的宣講與接受福音,從而皈依,宣認信仰,接受洗禮,獲受聖神的傾注和領聖體。
1230. 基督徒入門方式在不同時代,按照不同情況,具有很多不同方式。在教會最初的世紀裡,基督徒入門方式已有很大的發展,它有漫長的慕道期慕道期 (望教期)和一連串的準備儀式,透過這些禮儀,標誌出慕道者培育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最後是舉行基督徒入門聖事的慶典。
1231 .在嬰孩洗禮已成為慣常方式的地方,這聖事的舉行,以非常簡略的方式,綜合基督徒入門式的各準備階段而一次完成。然而,嬰孩洗禮,按其性質而言,要求接受聖洗後的慕道期。這不只關係到在洗禮後需要給予教理講授,而且洗禮的恩寵在那人成長的過程中,也需要發展。這正是教理講教理講授授的適當時期。
要素,只要這些要素能夠適合於基督徒的禮儀」。
1232.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上,拉丁教會恢復了「分為若干階段的成人慕道期」。我們能在《成人入門禮典成人入門禮典》(1972)中找到有關的禮節。此外,大公會議也准許「在傳教區,除了沿用基督徒傳統所提供的入門禮要素外,也可以採用各民族習用的入門要素,只要這些要素能夠適合於基督徒的禮儀。
1233 .總之,今天在所有拉丁禮和東方禮的教會中,基督徒成人入門都是由進入慕道期開始,一直到達它的最高峰:在同一慶典中,接受聖洗、堅振和感恩(聖體)三件聖事。在東方教會的禮儀中,基督徒嬰孩入門禮以聖洗開始,隨即接受堅振和感恩 (聖體)聖事;在羅馬禮的教會中,嬰孩在受洗後要接受幾年的教理講授,才以堅振和感恩(聖體)聖事完成基督徒入門過程的最高峰。
慶典的釋義(釋奧)
1234. 聖洗聖事的含意和恩寵,都藉它慶典的儀式清楚顯示出來。信友隨著慶典的行動和話語,專心參與,便會逐漸進入並獲得這聖事在每個新受洗的人身上所意指及實現的豐富[恩寵]。
1235. 在慶典開始時劃十字聖號,是以基督的印號,印在領受者身上,為顯示出他將是屬於基督的,並表示基督藉十字架為我們贏得的救贖恩寵。
1236. 宣讀天主聖言, 是以啟示的真理,光照候洗者和會眾, 並激發信德的回應,這信德是與聖洗不可分割的。的確,聖洗特別是「信德的聖事」,因為它是進入信仰生活大門的聖事。
1237. 洗禮既然象徵使人從罪惡並從引誘人犯罪的魔鬼手中獲得解放,因此,主禮者向候洗者行一次(或多次)的驅魔禮,然後給候洗者傅抹候洗聖油或覆手,候洗者也明確表示棄絕魔鬼。如此作好準備,候洗者可以宣認教會的信仰,然後將透過聖洗「託付」給教會。
1238. 主禮藉呼求聖神禱詞,來祝聖洗禮用水(或在施洗時,或在逾越節守夜禮)。教會呼求天主,藉祂的聖子,使聖神的德能降臨在這水上,好使接受洗禮的人,能「由水和聖神而生」(若 3:5)。
1239. 之後,就是聖事的必要儀式:就本義而言,洗禮透過與基督的逾越奧跡結合,象徵並實現受洗者死於罪惡,進入至聖聖三的生命。洗禮以意味深長的方式──三次浸入水中──來完成。但自古以來,教會也可在候洗者頭上三次倒水來施洗。
1240.在拉丁教會中,施洗者向候洗者注水三次,同時說:「(名字),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付洗。」而東方禮的方式是:候洗者轉向東方,司鐸說:「天主的僕人,(名字),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受洗。」每當呼號聖三每位的名字時,把受洗者沒入水中,並扶起。
1241. 傅聖化聖油。這油加上香料,由主教祝聖,象徵賦予新受洗者天恩聖神。新受洗者已成為基督徒,就是說:受聖神「傅油」的,與基督結成一體,受傅成為司祭、先知和君王。
1242.在東方教會的禮儀中, 洗禮後的傅油禮就是傅油(堅振)聖事。在羅馬禮中,洗禮後的傅油則是預告第二次的傅油:將由主教以聖化聖油所施行的傅油禮,即堅振聖事,此聖事可以說是為「堅定」並完成洗禮的傅油。
1243. 白衣,象徵受洗者已「穿上基督」(迦 3:27),與基督一起復活了。燭光 ── 從復活蠟燭上引燃的,表示基督光照了新受洗者。在基督內,受過洗的人已成為「世界的光」(瑪 5:14)。
現在,新受洗者在唯一的聖子內,成為天主的子女。他就有資格以天主子女的名義祈禱說:我們的天父。
1244. 初領聖體。新教友成為天主的子女,穿上了婚禮的禮服,被邀參與「羔羊的婚宴」,領受新生命的食糧──基督的體血。東方教會對保持基督徒入門聖事的完整合一,常有著活潑強烈的意願,因而讓所有新受洗的人,甚至包括嬰孩,接受堅振及領聖體。這使人想起主的話:「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谷 10:14)。拉丁教會則只允許那些已到達懂得運用理智年齡的人領聖體,但為表示聖洗聖事指向感恩(聖體)聖事,故攜同新受洗的嬰孩走到祭台前,以主禱文(天主經)祈禱:「我們的天父」。
1245.隆重的祝福禮結束聖洗慶典。在為初生嬰孩施洗時,母親祝福禮佔有特殊的位置。
四、誰可受洗誰可受洗?
1246.「唯有未接受過洗禮的人,才能接受洗禮」。
成人洗禮
1247. 由教會創始之初起,在福音新傳的地方,成人受洗是最正常的情況。準備成人受洗的慕道期,佔有重要的位置。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的入門過程,應當準備慕道者(學道者)接受天主在聖洗、堅振及感恩(聖體)聖事中賦予的恩賜。
1248. 慕道期或培育慕道者的目標,在於幫助慕道者回應天主主動的召喚,並融合於一個教會的團體,帶領他們走向成熟的皈依及信仰。這關係到「整個基督徒生活的訓練……藉此使門徒與其導師基督契合。因此慕道者應適當地學習進入救贖的奧跡並練習度福音生活,並應透過在各階段逐次舉行之神聖禮儀的引導,投入天主子民的信德、禮儀及愛德生活」。
1249. 慕道者「已和教會相連結,屬於基督的大家庭, 他們經常度著信、望、愛的生活」。 「慈母教會也以愛護關切之情,猶如懷抱自己的兒女一樣,去懷抱他們」。
嬰孩洗禮
1250. 嬰孩在誕生時已有墮落的人性,並被原罪所玷污,因此他們也需要在聖洗聖事中重生,好能由黑暗的權勢中獲得解放,被帶入天主子女的自由國度,因為全人類都蒙召進入這國度。嬰孩洗禮尤其顯示出天主無條件地施予的救贖恩寵。如果教會和父母不在嬰孩出生後盡快讓他接受洗禮,便剝削了嬰孩成為天主子女的無價恩寵。
1251.基督徒的父母體認到讓嬰孩受洗,正符合他們身為撫養者的職責,即養育天主所託付給他們的生命。
1252.為嬰孩施洗,是教會自古以來的傳統,自第二世紀起,已可明顯証實其存在。很可能在宗徒開始宣講福音的期間,當全「家」受洗時,也一併替嬰孩施洗。
信德與洗禮
1253. 洗禮是信德的聖事。然而,信德需要信徒的團體。每位信友只有在教會的信德內,才能夠相信天主。為接受洗禮所要求的信德,還不是完美和成熟的信德,只是一個開始,仍須繼續發展。慕道者或其代父母被問:「你向天主的教會求甚麼?」,他回答說:「信德!」。
1254. 所有受洗的人──無論是兒童或成人,受洗後,信德仍須在他們身上成長。因此,教會每年在逾越節之夜,重宣聖洗的誓願。受洗前的準備,只是帶領人到達新生命的門檻。洗禮則是基督內新生命的泉源,從它湧出整個基督徒的生命。
1255. 為使洗禮的恩寵得以發展,父母的幫助十分重要。代父或代母也擔當同樣的角色;他們應具有堅定的信德,能夠並準備好協助新受洗者 ──不論是兒童或成人,走上基督徒生活的道路。他們的工作確實是教會的職責 (officium)。整個教會團體也應負起部分責任,去發展和保護 [受洗者]在洗禮時所接受的恩寵。
五、誰可施洗?
1256. 聖洗聖事的正權施行人是主教和司鐸,在拉丁教會內,也包括執事。在必要時,任何人,即使未受洗,只要他具備應有的意向,都可施洗。應有的意向,就是願意履行教會在施洗時所做的一切,並以天主聖三之名施洗。教會看出這可能性的理由,是因為天主願意普世的人都得救,而且為獲得救恩,洗禮是必需的。
六、聖洗的必要性
1257. 主親自肯定,人為獲得救恩,聖洗是必要的。祂也命令門徒向萬民宣講福音並為他們授洗。為那些已經聆聽到福音而可能要求聖洗聖事的人來說,為獲得救恩,洗禮是必要的。除了聖洗以外,教會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確保人們能進入永恆的福樂;因此,小心翼翼,唯恐忽略主所託付的使命,讓所有能夠受洗的人都「由水和聖神重生」。天主把救恩與聖洗聖事緊密相連,但祂自己卻不受祂的聖事所束縛。
1258. 教會歷來確信那些為了信仰而致命的人,雖然沒有接受水洗,而是透過他們為基督而死、並與基督同死,而受洗的。這是血洗,如同願洗 一樣,雖然沒有聖事形式,卻結出聖洗的果實。
1259.慕道者在受洗前去世,只要他死前明顯表示過受洗的渴望,連同他的悔罪和愛德,雖未及受洗,也肯定得救。
1260. 「由於基督是為所有的人而死的,而人最終的召叫,實際上又只有一個,就是天主的召喚。因此,我們必須說,聖神給眾人提供參加逾越奧跡的可能性,但其方式只有天主知道」。凡是不認識基督福音和祂教會的人,只要按照他們所曉得的,尋求真理並承行天主的旨意,都能得救。我們可以假設,這樣的人,如果知道洗禮是必要的,他們一定會明確地渴望洗禮。
1261. 至於還未受洗而夭折的兒童,教會只好把他們託付給天主的仁慈,一如在他們的葬禮中所表達的那樣。事實上,天主的仁慈是那麼偉大,祂願意所有的人得救,而且耶穌這麼喜愛孩子,祂曾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谷 10:14)」因此,我們有理由希望這些未受洗而死去的兒童,也有得救的途徑。不過,教會仍迫切地再三要求:不可阻擋兒童藉著聖洗的恩賜,來到基督跟前。
七、聖洗的恩寵
1262. 聖洗的各種效果,透過聖事有形可見的儀式表達出來。沒入水中的行動象徵死亡和淨化,也象徵重生和更新。所以,聖洗的兩個主要功效,就是滌除罪惡和在聖神內重生。
為赦免罪惡
1263. 藉著聖洗,一切罪惡,包括原罪和本罪,甚至應受的罪罰,都獲得赦免。事實上,在重生的人身上,沒有甚麼會阻止他們進入天主之國,無論是亞當的罪、本罪、或罪的後果(其中最嚴重的是與天主分離)。
1264. 在受過洗的人身上,仍留有某些罪惡的現世後果,例如痛苦、疾病、死亡,以及由生命所遺傳的軟弱,如性格的弱點等,還有犯罪的傾向;就是聖傳所謂的私慾偏情,或隱喻地說是「罪惡的溫床」(fomes peccati):「我們要與私慾偏情搏鬥;為那些不順從、反而以基督耶穌的聖寵竭力反抗的人,私慾偏情是不能加害他們的」。事實上,「競賽者如果按規矩競賽,將得到花冠」。
「新的受造物」
1265. 聖洗不但滌除所有的罪惡,而且使新受洗者成為「新受造物」(格後 5:17)、天主的義子,也就是「成為有分於天主的性體的人」(伯後 1:4),成為基督的肢體,並與祂同為繼承人(羅 8:17),聖神的宮殿。
1266.天主聖三賜予領洗的人聖化的恩寵,即成義的恩寵:
──藉著三超德,使他能相信天主,寄望於天主並愛慕天主;
──藉著聖神的恩賜,使他能依從聖神的推動而生活和行動;
──藉著倫理的德行,使他能在善中成長。
這樣,基督徒整個有機的超性生命,都植根於聖洗之中。
結合於教會────基督基督的身體
1267. 聖洗聖事使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從那時起……我們彼此不是同一個身體的肢體嗎?」(弗 4:25)聖洗使我們與教會結合成一體。從聖洗池中誕生了唯一的新約天主子民,它超越所有國家、文化、種族和性別,自然的或人為的限制:「我們眾人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格前 12:13)。
1268. 受過洗的人都成了「活石」,為「建成一座屬神的殿宇,成為聖潔的司祭」(伯前 2:5)。由於洗禮,他們分受基督的司祭職,也分受祂先知和王者的使命。他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為宣揚那由黑暗中召叫他們,進入祂奇妙之光者的榮耀」(伯前 2:9)。聖洗使信友分享普通司祭職。
1269. 受過洗的人成了教會的肢體;他不再屬於自己(格前 6:19),而是屬於為我們死而復活的那一位。從那時起,他已蒙召在教會的共融裡互相順從,彼此服事,還應「信服並聽從」教會的領袖(希 13:17),以敬愛之情看待他們。正如聖洗帶來責任和義務,同樣,受過洗的人在教會懷中也享有權利:領受聖事,接受天主聖言的滋養,並獲得教會靈性上的支持和幫助。
1270.「受過洗的人重生成為天主的兒女,應該在人前宣示他們透過教會,由天主所接受的信仰」,並參與天主子民的使徒和傳教活動。
基督徒合一的聖事性聯繫
1271. 聖洗建立了所有基督徒之間共融的基礎,包括那些還未完全與天主教會共融的基督徒:「事實上,他們既信奉基督,並有效地接受了聖洗,便與天主教會建立某程度的共融,縱使不很完善。……藉在聖洗內接受的信仰而成義的人,與基督結成一體,因而應當享有基督徒的名義,天主教徒理應承認他們為主內的弟兄」。「因此,聖洗在所有藉洗禮而重生的人中間,建立了合一的聖事性聯繫」。
不可磨滅的神印
1272. 受過洗的人,因聖洗而與基督結成一體,肖似基督。聖洗為基督徒蓋上不可磨滅的靈性印記(神印),表示他隸屬於基督。雖然罪惡能阻礙聖洗結出救恩的果實,但任何罪惡都不能拭去這印記。人只可受洗一次,不能重複受洗。
1273. 信友藉聖洗與教會合成一體,接受聖事的印號,這印號祝聖他們去履行基督徒的宗教敬禮。聖洗的神印賦予基督徒能力和義務,使他們活潑地參與教會的神聖禮儀來事奉天主,並且藉聖潔的生活和愛德行動的見証,履行由聖洗而有的司祭職。
1274. 主的印號 (Dominicus character)是聖神為我們蓋上的印號,「以待得救的日子」(弗 4:30)。「事實上,聖洗是永生的印號」。如信友能「保存這印號」到底,即忠於聖洗的要求,就能「帶著信德的印號」,懷著受洗時的信德離開此世,在復活的希望中,期待著享見天主的幸福:這就是信德的完成。
撮要
1275. 基督徒的入門由三件聖事一起完成:聖洗聖事展開新的生命;堅振聖事堅強這生命;感恩(聖體)聖事以基督的體血來滋養門徒,為使他日益與基督同化。
1276.「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瑪 28:19-20)
1277.聖洗使人在基督內誕生,獲得新的生命。按照主的旨意,聖洗就如教會一樣,為得救恩是必要的,是聖洗引人進入教會。
1278.聖洗的必要儀式,是把候洗者沒入水中,或在他頭上注水,同時呼號聖三的名字,即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1279. 聖洗的效果,或聖洗的恩寵,是一個極豐富的事實,包括:原罪和一切本罪的赦免,經此誕生而獲得新的生命,成為天父的義子、基督的肢體和聖神的宮殿。基於同樣的事實,受過洗的人與教會──基督的身體──結成一體,並分享基督的司祭職。
1280.聖洗在人的靈魂印上不可磨滅的神印。這印號祝聖受過洗的人,去履行基督徒宗教敬禮。由於這神印,聖洗是不可重複接受的。
1281. 凡是為了信仰而致命的人,慕道者,或任何人──即使未認識教會,但受到恩寵的推動,誠心尋求天主,並努力承行祂旨意的人──雖然未及受洗,也可得救。
1282. 自古以來,就為嬰孩施洗,因為洗禮是天主的恩寵和禮物,不需要先有人的功績。嬰孩是在教會的信德內受洗。進入基督徒的生命,可獲得真正的自由。
1283.至於那些未受洗而夭折的嬰孩,教會的禮儀邀請我們信賴天主的仁慈,並為他們的得救而祈禱。
1284. 在必要時,任何人都可以施洗,只要他們有意向做教會所做的事,並須注水在候洗者頭上,同時說:「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授洗。」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二條 堅振聖事
1285. 堅振和聖洗及感恩 (聖體 )聖事共同組成「基督徒入門聖事」,我們必 須維護這三件聖事的一體性。 因此,我們應向信徒解釋,為使聖洗的 恩寵達到圓滿,接受堅振聖事是必要的。事實上,「因著堅振聖事, 他們 [受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完善地連結起來,又因受到聖神特別力量 的充實,更責無旁貸地以言以行,去宣揚並維護信仰,作基督真實的 見証人」。事實上,「因著堅振聖事,他們 [受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完 善地連結起來,又因受到聖神特別力量的充實,更責無旁貸地以言以 行,去宣揚並維護信仰,作基督真實的見証人」。
一、救恩史中的堅振聖事
1286. 在舊約時代,先知已宣布上主的神要居住在萬民所期待的默西亞身 上,使祂履行救贖人類的使命。當耶穌接受若翰的洗禮時, 聖神降臨 在祂身上,這是一個標記,指出耶穌就是要來的那一位,祂是默西 亞、天主子。基督因聖神降孕,祂的整個生命和使命,是在完全與聖 神的共融中實現。這聖神是天父「無限量地」賜給基督的(若 3:34)。
1287. 聖神的這一切富饒不應只屬於默西亞,也應傳送給默西亞的全體子民。基督曾多次應許要傾注聖神,祂的應許在逾越節那天首先實現了 (若 20:22),接著,在五旬節那天更以驚人的方式實踐。宗徒們充滿聖 神,開始宣講「天主的奇事」(宗 2:11),伯多祿宣布:聖神的傾注就 是默西亞時代的標記。當時,凡相信宗徒的宣講而受洗的人,都接受 了聖神的恩賜。
式,使五旬節聖神降臨的恩寵在教會內綿延不絕」。
1289.在很早以前,為了更確切地表明聖神的恩賜,除覆手外,還有傅抹加香料的油(聖化聖油)。傅油禮闡明了「基督徒」一詞的原意就是 「受傅油者」,這名稱源於基督本身,祂就是「天主以聖神 傅了」的那位(宗 10:38)。傅油禮一直流傳至今,東方和西方的教會同樣遵行。因著上述的理由,在東方,這聖事稱為傅油 (chrismation), 即 傅 抹 聖 化 聖 油 (chrisma), 或香 膏 (myron)。在西方,則稱為堅振 (confirmation):表示它對聖 洗聖事的確認,而完成基督徒的入門過程,並強化聖洗的恩 寵,這都是聖神的果實。 東方和西方兩個傳統
1290. 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堅振通常與聖洗在同一慶典中舉行;這就是聖西彼廉所稱的 「雙重聖事」。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尤其是嬰孩洗禮的次數終年不斷地增加,鄉 村堂區的數目增多,教區的範圍日廣,以致主教不能主持所有的聖洗慶典。在西 方,由於希望把「聖洗的完成」留給主教,所以把這兩件聖事在不同時間分開舉 行。東方教會則維持這兩件聖事的一體性,所以,是由付洗的司鐸施行堅振聖事。 但在這種情況下,主禮司鐸只能使用由主教祝聖的「香膏」來施行這聖事。
1291. 羅馬教會的一項習慣逐漸發展成西方現行的禮規,該習慣是:在洗禮後傅兩次「聖 化聖油」。第一次傅油,是在受洗者由洗禮池出來時,立即由司鐸施行;這次傅油 仍要由主教在新教友額上第二次傅油來完成。如今保留了由司鐸以聖化聖油施行的 第一次傅油禮,它與聖洗的儀式連結在一起,象徵受過洗的人分享基督先知、司祭 和王者的職務。如果是為成人施洗,便只施行一次聖洗後的傅油:這就是堅振聖事 的傅油禮。
1292. 東方教會的做法,是更強調基督徒入門聖事的一體性。拉丁教會的做法則更清楚地 表達出新基督徒與主教的共融;因為主教是其教會唯一性、至公性和宗徒性的保証 人和僕人,由此他連接著基督教會的宗徒起源。
二、、堅振聖事的標記和儀式
1293.在堅振聖事的儀式中,該細想傅油的標記,以及它所象徵的和所蓋下 的屬神印記。
傅油 ,就聖經上和古代的象徵來說,含義豐富:油是富裕 和喜樂的標 誌,它潔淨(在沐浴前後的傅油)和滋潤身體(為運動員和角力者的傅 油);它是治癒的標記,因為它紓解瘀腫和傷口的痛楚;它也帶來美 麗、健康和力量的光彩。
> 的使命,充滿聖神的富饒,使他們的生命更能散發出「基督的馨 香」。<p>
1295. 藉著傅油,領受堅振者接受了一個「記號」,就是聖神的印記。印記 代表個人的印信, 是他權力的標記,是他擁有某物的標記。因此,士 兵蓋上他們將領的印記,奴隸蓋上他們主人的印記。印記証實一個法 律行為,或一分文件,並在某些情況下,有保密作用。
1296. 基督宣稱自己是天父所印証的。同樣,在基督徒身上也蓋了印:「那 堅固我們同你們在基督內的,並給我們傅油的,就是天主;他在我們 身上蓋了印,並在我們心裡賜下聖神作為保証」(格後 1:22)。這聖神 的印記標示出我們整個屬於基督,永遠加盟為祂服務,也標示出天主 的許諾,要在末世的重大考驗中,保護[我們]。
堅振聖事慶典的舉行
1297. 聖化聖油的祝聖是一個重要的行動,它雖在堅振聖事以前舉行,但在 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堅振慶典的一部分。主教在聖週四主持聖油彌 撒,為他的整個教區祝聖聖化聖油。在東方教會裡,聖油祝聖的禮儀 甚至保留給宗主教主持:
安提約基的敘利亞禮用下述的「呼求聖神禱詞」來祝聖聖化聖油(香膏):「(聖 父……請派遣聖神),降臨在我們,及在我們面前的油之上,並予以聖化, 好為那些 接受它的傅油和印記的人,成為神聖的香膏、司祭的香膏、王者的香膏、喜悅的傅 油、光明的衣服、救恩的外氅、屬神的恩賜、靈魂和肉身的聖化、永存的福樂、永 不磨滅的印記、信德的護盾、無敵的盔甲,以抵抗魔鬼的一切惡事」。
1298. 當堅振聖事慶典與聖洗聖事慶典分開舉行,一如羅馬禮所行,堅振聖事禮儀以領堅 振者重宣洗禮誓詞及宣認信仰開始,清楚顯示堅振是在聖洗之後舉行。如果成人受 洗,則立即接受堅振、參與感恩祭並領聖體。
1299.在羅馬禮中,主教給全體領堅振者覆手,這手勢從宗徒時代就象徵恩 賜聖神。主教覆手呼求聖神的傾注:
《主教禮書•堅振禮》25:全能的天主,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父,請祢垂顧這些已 受洗者:藉著洗禮,祢已從罪惡中拯救了他們,祢以水及聖神使他們重獲新生。就 如祢曾許諾的,如今求祢傾注祢的聖神於他們身上;圓滿地賜給他們那曾停留在祢 聖子耶穌身上的聖神,也就是智慧和聰敏之神、超見和剛毅之神、明達和孝愛之 神;使他們充滿敬畏天主之神。以上所求是因我們的主基督。
1300.隨後,就是堅振聖事的必要儀式。在拉丁禮中,「堅振聖事 的施行, 是覆手時在領堅振者額上傅以聖化聖油,說: 『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至於拜占廷禮的東方教會,在呼求聖神 的禱詞之後,以「香膏」傅在領堅振者身體上最具象徵的部 位:額上、眼睛、鼻子、耳朵、口唇、胸膛、背上、雙手、 雙足等;每次傅油時說:『天恩聖神的印記』(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1301.最後以平安禮結束堅振聖事禮儀,象徵並表示與主教及所有信友在教 會內的共融。
三、堅振聖事的效果
1302.從堅振聖事慶典的舉行,可得知此聖事的效果是:聖神圓滿地傾注在 接受堅振者身上,正如昔日五旬節那天,傾注在宗徒身上一樣。
1303.從這一事實,可知堅振聖事帶來聖洗恩寵的加增與加深:
──它使我們更深入地扎根在與天主的父子關係裡,使我們呼號: 「阿爸,父呀」(羅 8:15);
──它使我們更緊密地與基督結合;
──它在我們內加增聖神的恩賜;
──它使我們與教會的連繫更趨完美;
──它賦予我們聖神的特別力量作基督的真實見証人,以言以行傳揚 並維護信仰,勇敢宣認基督的名字,且決不以十字架為恥:
聖安博,《論奧跡》:因此,你必須謹記,你接受了屬神的印號,就是領受了智慧 和聰敏之神、超見和剛毅之神、明達和孝愛之神、及敬畏天主之神;你該謹守你所 接受的。 天主父已在你身上蓋上了祂的印號;主基督已堅定了你,並把祂的保証 ── 聖神,放在你的心裡。
1304. 堅振聖事就如它完成的聖洗聖事一樣,只可接受一次,因為堅振聖事 在人靈上蓋了一個不能磨滅的、、、屬神的印號──「神印」, 這是耶穌 基督蓋在每個基督徒身上的聖神之印記,為他佩戴上自高天而來的能 力,好使他成為基督的見証人。
1305. 這「神印」使在聖洗中所接受的「普通司祭職」更趨完美。「領堅振 的人接受了力量, 這力量使人公開宣認基督,猶如職責所在 (quasi ex officio)」。
四、誰可接受堅振聖事?
1306. 凡受過洗而尚未接受堅振的人,均可並應該接受堅振聖事既然聖洗、 堅振和感恩(聖體)聖事合成一個整體,那麼「信友就有義務在適當的 時候接受堅振聖事」。雖然缺了堅振聖事和感恩(聖體)聖事,聖洗聖 事當然還是有效且有效益,但基督徒的入門過程終究尚未完成。
1307.歷來,拉丁教會習慣,以「辨別是非的年齡」作為接受堅振聖事的參考。但倘若遇 有死亡危險時,儘管他們仍未達到辨別是非的年齡,也應給嬰孩施行堅振聖事。
1308. 雖然有時稱堅振聖事為「基督徒成熟的聖事」,但決不能把信仰上的 成熟與生理上的成熟相混淆,也不應忘記,聖洗的恩寵是無條件地賜 給人,又是人無功而獲選的恩寵,無須「認可」便生效。聖多瑪斯對 此事這樣說:
聖多瑪斯,《神學大全》:生理的年齡不可作為靈魂成熟程度的鑑別。因此,即使 在童年,人亦可達到靈性上的成熟,正如智慧書上說:「可敬的老年並不在於高 壽,也不在於以年歲來衡量」(智 4:8)。很多兒童年紀尚輕,卻因接受了聖神的力 量,而勇敢為基督奮鬥,甚至傾流自己的血。
1309. 堅振聖事的準備,目的是引導基督徒與基督更親密地結合,並更熱烈 地親近聖神,熟悉祂的行動、祂的恩賜和祂的呼召,好能更勝任地承 擔基督徒生活上的使徒責任。為此,堅振聖事的教理講授,應致力於 喚醒對耶穌基督的教會,即對普世教會和堂區團體的歸屬感。堂區團 體對於領堅振者的準備,負有特殊的責任。
1310. 領堅振者必須處於恩寵狀態,首先宜接受懺悔聖事,好能潔淨自己, 以接受聖神的恩賜。應以更熱心的祈禱,妥作準備,好能以順從和待 命的心,接受聖神的力量和恩寵。
1311. 正如受洗,準備接受堅振聖事的人宜物色代父或代母,好能得到靈性 上的協助。為強調聖洗聖事和堅振聖事的一體性,最適宜由同一人擔 任堅振聖事和聖洗聖事的代父或代母。
五五、、堅振聖事的施行人
1312.主教是堅振聖事的原本施行人。
在東方禮 ,通常是由付洗的司鐸,在同一慶典中施行堅振聖事。但該 司鐸要用由宗主教或主教所祝聖的「聖化聖油」來施行堅振聖事,這 表示教會的宗徒性合一,而其連繫藉堅振聖事得以加強。在拉丁教會 中,同樣的規定也適用於成人的洗禮,或於接納一位已在其他基督徒 團體受過洗的人與教會完全共融,而該團體並無有效的堅振聖事。
1313. 在拉丁禮,堅振聖事的正權施行人是主教。主教雖然可為了重大的理 由,把施行此聖事的權柄授予一些司鐸,但因這聖事本身的意義,還 是由主教親自施行這聖事最適宜,不要忘記,就是基於此理由,才將 堅振聖事與聖洗聖事在時間上分開舉行。主教是宗徒的繼承人,接受 了圓滿的聖秩聖事,由他們施行堅振聖事,正好顯示出堅振聖事的效 果是使領堅振者與教會、與教會的宗徒起源、及與教會為基督作見証 的使命,更密切結合。
1314. 如有基督徒處於死亡的危險,任何一位司鐸均應為他施行堅振。事實 上,教會不願讓她的任何一位子女,即使是年紀最小的,在離開人世 前,仍未由聖神以基督圓滿的恩賜而得到成全。
撮要
1315. 「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宗徒,聽說撒瑪黎雅接受了天主的聖道,便打 發伯多祿和若望往他們那裡去。他們二人一到,就為他們祈禱,使他 們領受聖神,因為聖神還沒有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他們只因主耶穌的 名受過洗。那時,宗徒便給他們覆手,他們就領受了聖神」(宗宗 17)。
1316. 堅振聖事使聖洗的恩寵得以圓滿。它是賦予聖神的聖事,使我們更深 入地扎根於與天主的父子關係裡,更堅固地成為基督的肢體,更牢固 地與教會連繫,更密切地與教會的使命相聯合,幫助我們以言以行來 見証基督徒的信仰。
1317.如同聖洗聖事一樣,堅振聖事在基督徒的靈魂上蓋上神印或不可磨滅 的印記;因此,人一生只可領受一次堅振聖事。
1318. 在東方禮,付洗後隨即施行堅振聖事,然後參與感恩祭;這傳統強調 基督徒入門三件聖事的完整合一。在拉丁教會中,這聖事為已達到辨 別是非年齡的人施行,並通常保留由主教舉行慶典,以表示這聖事加 強領受者與教會的關係。
1319. 已經達到辨別是非年齡的堅振聖事候選人,應宣認信仰,處於恩寵的 狀態,懷有領受這聖事的意向,並妥作準備,以便在教會團體和現世 事務裡,擔任基督門徒和見証人的角色。
1320.堅振聖事的必要儀式堅振聖事的必要儀式,是在受過洗的人額上傅以聖化聖油 (在東方 是在受過洗的人額上傅以聖化聖油禮,也傅在身體其他部位上),依照羅馬禮依照羅馬禮,,施行人同時覆手說施行人同時覆手說:「:「請 藉此印記 +領受天恩聖神領受天恩聖神」」(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 」」 ,,<sup>
> 而在拜占廷禮,,施行人則說施行人則說:「:「天恩聖神的印記天恩聖神的印記」(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i>)。
1321. 當堅振聖事慶典與聖洗聖事慶典分開舉行時,為表達這兩件聖事的關 連,重宣聖洗誓願是其中一種方式。堅振聖事在感恩祭中舉行,有助 於強調基督徒入門聖事的完整合一。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三條 感恩(聖體)聖事
1322. 感恩 (聖體 )聖事完成基督徒入門過程。凡因聖洗而提昇到王者司祭的 尊嚴,藉堅振而更深入肖似基督的人,透過感恩祭,與整個團體一起 參與主自己的祭獻。
1323. 「我們的救主,在祂被出賣的那一夜,在最後晚餐中,建立了祂體血 的感恩祭禮,使十字架的祭獻得以永留於後世,直到祂再度來臨。主 同時把祂死亡復活的紀念,託付給祂所摯愛的淨配──教會。這是仁 愛的聖事、團結的標記、愛德的聯繫、逾越的宴會,『在此宴會中我 們以基督為食糧,使心靈充滿恩寵,並獲賜將來榮福的保証』」。
一、 感恩 (聖體)聖事 ──── 教會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 教會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1324. 感恩(聖體)聖事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至於其他聖 事,以及教會的一切職務和傳教事業,都與感恩(聖體)聖事緊密相 聯,並導向這聖事;因為至聖的感恩(聖體)聖事含有教會的全部屬神 寶藏,也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們的逾越」。
1325. 「感恩(聖體)聖事是與天主生命相通、與天主子民共融合一的有效標記 及最卓越的源頭,教會是藉此而存在的。感恩(聖體)聖事既是天主在 基督內聖化世界的高峰,也是人在聖神內敬拜基督,並藉著基督敬拜 天父的高峰」。
1326. 最後,藉著感恩慶典(彌撒),我們已與天上的禮儀相融合,且預嘗永 生,在那時,天主將是萬物之中的萬有。
1327.簡言之,感恩(聖體)聖事是我們信仰的總綱和綜合:「我們的思想方式 與感恩(聖體)聖事相符合;反過來說,感恩(聖體)聖事亦堅定我們的思 想方式」。
二、、怎樣稱這聖事怎樣稱這聖事?
1328.這聖事所具有取之不盡的富饒,可由其不同的名稱表達出來。不同的 名稱展現出此聖事的不同層面。我們稱這聖事為:
感恩禮 (Eucharist)。如此稱之,因為這聖事是向天主謝恩的行動。這 兩個希臘字 eucharistein (祝謝:路 22:19;格前 11:24)及 eulogein (祝福:瑪 26:26;谷 14:22),讓人想起猶太人的──尤其用膳時候的──祝謝禱詞,這些祝謝禱詞宣揚並讚頌天主創世、救贖和聖化的工程。
1329.主的晚餐。如此稱之,因為這聖事連接著主在受難前夕與門徒一起享 用的晚餐;藉此我們預享那在天上耶路撒冷的羔羊婚宴。
擘餅 。如此稱之,因為耶穌採用了這源自猶太人用餐的特有儀式:祂 以主人的身分,祝謝並把餅擘開,分給眾人,祂刻意地在最後晚餐中 這樣做了。耶穌復活後,門徒就是因這動作而認出祂來,初期的基督 徒也用這個說法來稱呼感恩聚會。他們藉著分餅來象徵:凡分食同一 個擘開的餅──基督──的人,就是進入與祂的共融中,並在祂內形 成一個身體。
感恩聚會 (synaxis)。如此稱之,因為感恩(聖體)聖事是在信友聚會中舉行的,這是教會的有形表達。
1330.主受難和復活的紀念。
神聖的祭獻 (聖祭)。如此稱之,因為它是救主基督的唯一祭獻的實 現,並包括教會的奉獻;它也稱為彌撒聖祭、「讚頌之祭讚頌之祭」(希 13:15)、屬神的祭獻、聖潔的祭獻,因為它完成並超越舊約的一切祭 獻。
神聖的禮儀 。如此稱之,因為在這聖事的慶典中,找到教會整個禮儀 的核心及最深刻的表達;在同一意義下,我們也稱這聖事為神聖奧跡 的慶典。又稱之為至聖聖事,因為它是聖事中的聖事。這名稱也用於 存放在聖體櫃裡祝聖過的餅酒。
1331. 共融(領聖體)
共融 。如此稱之,因為藉此聖事,我們與基督結合。基督使我 們分享祂的體血,成為一個身體;我們也稱之為神聖之物(ta hagia; sancta)── 這是宗徒信經所說「諸聖相通」的原本意義──天使的食糧、天上的食糧、常生之藥、天路行糧(Viaticum)……
1332.神聖的彌撒 (Missa)。如此稱之,因為這實現救恩奧跡的禮儀,在結束 時派遣 (missio)信友,好使他們能在日常生活裡實踐天主的旨意。
三、救恩史中的感恩 (聖體)聖事
餅酒的標記
1333. 藉著基督的話語和祈求聖神,使餅酒成為基督的體血,是感恩禮的核 心。教會忠於主的命令,為紀念祂,繼續做祂在受難前夕所做的: 「祂拿起餅來……」,「祂拿起一杯葡萄酒……」,直到祂光榮地再 來。餅酒以超乎我們理解的方式成為基督的體血,餅酒的標記也繼續 象徵天主創世的慈恩。因此,在獻禮中,我們感謝造物主賜給我們餅 酒──「人類勞動」的成果,但它們首先是「大地的產物」和「葡萄 樹的果實」,是造物主的恩賜。教會在「君王司祭」默基瑟德「帶來 餅酒」(創 14:18)的行動中,看到了自己獻禮的預象。
1334. 在舊約時代,人把餅和酒,與大地的其他初果一起呈上,作為祭獻, 這表示對造物主的知恩。但是,在「出谷」事件裡,餅和酒又被賦予 了新的意義:以色列人每年在逾越節所吃的無酵餅,是紀念天主解救 他們倉皇逃離埃及;也紀念天主在曠野降下瑪納,使以色列人時常謹 記,要靠天主的聖言作為生活的食糧最後,日用的食糧是預許福地的 出產,是天主信守祂許諾的保証。猶太人在逾越節晚餐結束前舉起 「祝福之杯」(格前 10:16),為酒帶來的慶節般的歡樂,增添了末世的 幅度,亦即期待著默西亞降來重建耶路撒冷。當耶穌建立感恩(聖體) 聖事時,祂賦予祝福餅和酒的行動一個新而決定性的意義。
1335. 在增餅奇跡裡,主[拿起餅來]祝謝後,擘開,交由門徒分給群眾,讓他 們吃飽;這預示祂感恩(聖體)聖事的獨特食糧是如此豐盛,取之不 盡。在加納婚宴上變水為酒的標記,已預告耶穌受光榮的時刻。它顯 示在天父的國裡婚宴的圓滿,在那裡,信友暢飲那成為基督寶血的新 酒。
1336. 耶穌首次預告感恩(聖體)聖事時,使得門徒分裂,如同祂預告受難時一 樣,引起他們反感:「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若 6:60)感恩 (聖體)聖事和十字架同是絆腳石。這是同一的奧跡,不斷成為分裂的 原因。「難道你們也願走嗎?」(若 6:67):主所提出的這個問題,經 年累月地在迴響著。祂愛的邀請使我們發現,唯有祂才有「永生的 話」(若 6:68);誰以信德來接受祂感恩(聖體)聖事的恩賜,就是接納祂 自己。
感恩(聖體)聖事的建立
1337. 主既然愛了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當祂知道時辰已到,要離 開世界回到父那裡去時,祂在晚餐中為他們洗腳,並交給他們愛的命 令。為留給他們這愛情的保証,為使他們與自己永不分離,並且為讓 他們參與祂的逾越,祂建立了感恩(聖體)聖事,作為祂聖死與復活的 紀念,並吩咐祂的宗徒要舉行這事,直至祂的再來;「於是將他們立 為新約的司祭」。
1338. 三部對觀福音和聖保祿,都給我們傳述了感恩(聖體)聖事的建立;至於聖若望,他則 記載了耶穌在葛法翁會堂,為準備建立感恩(聖體)聖事所說的話:基督指明自己就 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之糧。
1339.耶穌選擇了逾越節來實現祂以前在葛法翁所預告的:把自己的體血賜 給祂的門徒:
無酵節日到了,這一天,應宰殺逾越節羔羊。耶穌打發伯多祿和若望說:「你們去 為我們預備要吃的逾越節晚餐罷!」……他們去了,……並預備了逾越節晚餐。到 了時候,耶穌就入席,宗徒也同祂一起。耶穌對他們說:「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 受難以前,同你們吃這一頓逾越節晚餐。我告訴你們:非等到它在天主的國裡成全 了,我決不再吃它。」……祂遂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 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晚餐以後,耶穌同樣拿起杯 來,說:「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所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路 22:7-20)。
1340. 耶穌與宗徒在逾越節餐宴上舉行這最後晚餐時,給猶太人的逾越節賦 予了決定性的意義。事實上,新的逾越,就是耶穌通過死亡和復活到 達父那裡,這在最後晚餐中提前實現,且在[今天的]感恩祭中慶祝。 感恩祭完成猶太人的逾越節,並提前實現教會在天國的光榮中最終的 逾越。
「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1341. 耶穌命令要重複祂的行動和話語,「直到祂再來」。這命令不但要求 我們懷念耶穌及祂所做的一切,且是針對由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所舉 行的禮儀慶典,紀念基督、祂的生活、祂的死亡和復活、以及祂在父 前的代禱。
1342.從一開教會就一直忠於主的命令。關於耶路撒冷的教會,宗徒大事錄 這樣記載:
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 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宗 2:42,46)。
1343. 基督徒尤其在「一週的第一天」──主日,即耶穌復活的日子,團聚 一起「擘餅」(宗 20:7)。自那時起,直到今天,感恩(聖體)聖事慶典一 直綿延不斷;如今,在教會裡,我們在各處都可以參加這具有同樣基 本結構的感恩祭。它依然成為教會生活的中心。
1344. 如此,感恩祭一次一次地舉行,次次都在宣告耶穌的逾越奧跡,「直 到祂再來」(格前 11:26);旅途中的天主子民,「經過十字架的窄門而 前進」,走向天上的盛宴;那時,所有被選的人將在天國裡坐席。
四、感恩祭的禮儀慶典
世代相傳的彌撒
1345. 從第二世紀起,我們已有殉道者聖猶思定的見証,他描述了感恩祭程 序的基本輪廓。直到今天,這輪廓仍完好地為各大禮儀族群所保存。 聖猶思定曾在公元 155年左右,向外教皇帝虔誠者安多尼 (Antoninus Pius)解釋基督徒所做的:
在我們稱為「太陽日」這天,住在城市和鄉間的信眾,都前來聚集在同一地方。
按照時間許可,誦讀宗徒的記載和先知的著作。
讀經者讀畢,主席便教導和勉勵會眾仿行這些美好之事。
然後,我們一同起立祈禱:為我們自己……,也為所有其他的人祈禱,無論他們身在何地,好使我們都能正直地生活和行動,並忠於誡命,以獲得永遠的救恩。
祈禱結束後,我們彼此親吻。
然後,有人遞上餅與一杯混合了水的酒,交給眾弟兄的主席。
他接過餅酒,便因子及聖神之名,光榮稱頌宇宙之父;並以相當長的時間感恩(希臘 文:eucharistian),使我們堪當領受這些恩賜。
當他祈禱和感恩完畢,全體會眾便高聲回應:「阿們」。
主席感恩與民眾回應之後,我們中那稱為執事者,就把祝謝過的餅以及酒和水,分給在場參禮的人;也帶給那些不在場的人。
1346.感恩祭禮儀按照它的基本結構展開,這結構歷經許多世紀,一直保存 到今天。它包含著兩大部分,這兩大部分基本上形成一個整體:
──會眾集合,聖道禮儀,包括宣讀聖經、講道和信友禱詞;
──感恩禮儀,包括呈獻餅酒、有祝聖效果的感恩祈禱(感恩經)和領聖體禮。
聖道禮儀和感恩禮儀,共同組成「一個整體的敬禮行動」事實上,在 感恩祭裡,為我們擺設的筵席,既是天主聖言的筵席,也是主的身體 的筵席。
1347. 這不就是「復活的耶穌跟門徒所共進的逾越節晚餐」的情節嗎?復活 的耶穌與他們同行時,給他們講解聖經,然後與他們同席進餐時, 「祂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禮儀慶典的進行
1348. 所有信友聚集一起。基督徒來到同一地方舉行感恩聚會。此聚會之領 導者是基督自己,祂是感恩祭的主要執行者 (principal agent)。祂是新 約的大司祭,是祂親自以不可見的方式主持整個感恩慶典。主教或司 鐸則是以基督元首之名 (in persona Christi capitis)代表祂主持聚會,在宣讀聖經後講道,接受獻禮並以感恩經祈禱。所有的人在慶典中,都各按其分,主動參與:宣讀聖經、呈獻禮品、送聖體聖血,全體會眾則以「阿們」顯示他們的參與。
1349. 聖道禮儀的讀經包括「先知的著作」,即舊約聖經和「宗徒的回憶錄」,即宗徒書信和福音。宣讀聖經後就是講道,勸勉眾人接受聖 言,並切實當作天主的話來領受,且付諸實行。隨後,為全人類代 禱,正如宗徒所說的:「首先我勸導眾人,要為一切人懇求、祈禱、 轉求和謝恩,並為眾君王和一切有權位的人代禱」(弟前 2:1-2)。
1350. 呈獻禮品:然後有時以列隊方式,把餅酒帶到祭台,由司祭以基督之 名在感恩祭中奉獻,使之成為基督的體血。這正是基督在最後晚餐中 所做的行動:「拿起餅和杯來」。「唯有教會能向造物主獻上這純潔 的祭品,即以感恩之心,向造物主獻上祂所創造的」。祭品呈獻到祭 台,是沿用默基瑟德的舉動,並將造物主的恩賜交託在基督的手中。 是基督在祂的祭獻裡,使人類的獻祭達致完美。
1351. 從起初,基督徒帶來為感恩祭用的餅酒,也同時帶來他們的禮物,為 分給有需要的人。這奉獻 (捐獻)的習慣是合乎時代的,是由基督的榜 樣所啟發的,祂成了貧困的,好使我們成為富有的:
聖猶思定,《護教書》:那些富裕的,和願意的人,按照各人的能力捐獻。收集的 捐獻,交給主席,用來幫助孤兒寡婦、病人或因其他原故而有所匱乏的人,如囚 犯、移民等。總之,是援助所有貧困的人。
1352.感恩經 (anaphora):藉著感恩經──感恩和祝聖的祈禱,我們到達慶典 的中心和高峰:
在頌謝詞 頌謝詞裡,教會藉著基督、在聖神內,感謝聖父;感謝祂所做的一切工程:創 造、救贖和聖化的工程。整個團體連同天上的教會、天使和全體聖人,不停地讚頌 天主,向祂高唱「聖、聖、聖」。
1353. 在呼求聖神禱詞 (epiclesis)裡,教會祈求聖父派遣祂的聖神(或祂聖化的德能)降臨於 餅酒之上,使餅酒藉著聖神的德能成為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並使那些分享感恩祭 宴的人,成為一心一體(某些禮儀傳統把呼求聖神禱詞編排在紀念禱詞 [anamnesis] 之後)。
在建立聖體聖血的敘述裡,基督所言所行的力量,以及聖神的德能,使基督的聖體 聖血,也就是祂在十字架上一次而為永久所完成的祭獻,以聖事的方式,臨現於餅 酒形下。
1354.在隨後的紀念禱詞裡,教會紀念耶穌基督的苦難、復活和光榮地再來;將聖子為使我 們與天主和好的祭獻,呈獻給天主父。
在求恩禱詞 (intercessions)裡,教會表示感恩祭是天上人間的整個教會一起舉行的, 包括生者、死者;並與教會的牧者,即教宗、教區主教和他的司祭團及執事、以及 普世主教和他們的教會,團結合一。
1355. 在領聖體禮部分,唸完主禱文(天主經)及擘餅後,信友領受「天上的食 糧」和「救恩之杯」──即基督的體和血,祂「為世界的生命」(若 6:51)把自己奉獻出來。
聖猶思定,《護教書》:這餅酒是「祝謝過的」(古老用法是採被動式 eucharisted), 因此,「我們稱這食糧為祝謝過的餅祝謝過的餅 (eucharist);只有相信我們所講的是真理,受過 洗而獲得罪赦和重生,並按基督的教訓而生活的人,才可分享這食糧」。
五、聖事性的祭獻聖事性的祭獻::感恩、、紀念、、臨現
1356. 基督徒從開始便舉行感恩祭。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不同的禮儀 傳統,但感恩祭的本質從未改變,因為我們自知受命於主,為主的命 令所約束;祂在受難前夕吩咐說:「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格前 11:24-25)。
1357. 我們為紀念祂的犧牲(祭獻)而舉行慶典,來遵守主的這項命令。這樣 做,我們就是向天父呈獻祂自己所賜給我們的:祂創造的恩賜──餅和 酒,而這餅和酒藉著聖神的德能和基督的話語,成了基督的體血;基 督就是如此真實而奧妙地臨現。
1358.因此,我們應把感恩祭視為:
──向父的感恩和讚頌;
──基督及其身體所作祭獻的紀念;
──基督藉其聖言和聖神德能的親臨。
向父的感恩和讚頌
1359. 感恩祭 ── 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我們的聖事── 也是為感謝 天主創世工程的讚頌之祭。在感恩祭裡,經由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將 所有天主鍾愛的受造物,呈獻給天父。通過基督,教會便能為感謝天 主在受造物和人類中所做的美好和正義的一切,獻上讚頌之祭。
1360. 感恩祭是呈獻給天父的感恩之祭,是對天主的讚頌,教會藉此表達她 對天主的知恩,感謝祂的一切恩惠,也感謝祂藉創造、救贖和聖化所 完成的一切。感恩祭首先是表達「感恩」的心意。
1361. 感恩祭也是讚頌之祭,教會藉此以萬物之名頌揚天主的光榮。這讚頌 之祭只有通過基督才得實現:基督把信徒與祂自己、連同祂的讚頌和 代禱結為一體,好能藉著祂、偕同祂,向天父呈獻讚頌之祭,並在祂(<基督)內蒙受悅納。
基督及其身體────教會教會────所作祭獻的紀念
1362. 在教會──基督的身體──的禮儀中,感恩祭是基督逾越的紀念,是 祂唯一祭獻的實現和聖事性的奉獻。所有的感恩經中,在建立聖體聖 血的敘述之後,都有一端稱為紀念 (anamnesis)的禱詞。
1363. 按照聖經的意義,紀念不但意指回憶往事,也是宣告天主為人類所完 成的奇跡異事。在舉行這些事件的禮儀時,這些事件透過某種方式而 得以臨在和實現。以色列子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了解他們出離埃及的 事件:每當他們慶祝逾越節時,出谷的事件便臨現在信徒的記憶中, 如此促使他們的生活符合這事件。
1364. 紀念在新約中得到了一個新的含義。每當教會舉行感恩祭時,就是在 紀念基督的逾越奧跡,這奧跡亦藉此而臨現: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而 永遠完成的祭獻萬古常新。「每次在祭台上舉行基督──我們的逾越 羔羊──在十字架上所作的祭獻,就是實行我們得救的工程」。
1365. 由於感恩祭是基督逾越的紀念,所以它也是一個祭獻。感恩祭的祭獻 特質顯示在基督建立這聖事的話上:「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 的」;以及「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路路 20)。在感恩祭中,基督所交付的身體,就是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交 付的身體;所交付的血,就是祂「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的血(瑪 26:28)。
1366.所以,感恩祭是祭獻,因為它使十字架的祭獻重現(臨到現場),因為它 是十字架祭獻的紀念,也因為它應用十字架祭獻的果實:
[基督]我們的主、天主,以代禱者之身死在十字架祭台上;祂藉此一次而永遠地奉 獻自己給天主父,為人類實現祂永恆的救贖。可是,祂的死亡不應使祂的司祭職中 斷(希 7:24,27),於是,祂在最後晚餐,即「祂被交付的那一夜」,願意留給教會 ── 祂鍾愛的淨配── 一個有形可見的祭獻(正如人性所要求的),以便重現祂在十 字架上一次而永遠地所完成的流血祭獻,使此祭獻的紀念一直流傳至世界的終結(格 前 11:23),並使其救贖效能應用在我們身上,赦免我們每日所犯的罪過。
1367.基督的祭獻和感恩祭的祭獻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祭獻:「所奉 獻的祭品是同一個,如今藉司祭的職務作奉獻的,和當時那 位在十字架上作自我奉獻的,是同一位,只是奉獻的方式不 同而已」。「而且由於在彌撒中所完成的神聖祭獻裡,同一 基督身在其中,以不流血方式自作犧牲;祂昔日以流血方式 在十字架的祭台上一次而永遠地奉獻了自己……這祭獻是真 正的贖價」。
1368. 感恩祭也是教會的祭獻。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參與她元首的奉獻。教 會偕同基督完全奉獻自己。她結合於基督的代禱,為全人類祈求天 父。在感恩祭中,基督的祭獻也成為祂肢體的祭獻。信友的生活,他 們的讚美、痛苦、祈禱、工作,都與基督的讚美、痛苦、祈禱、工 作,及祂整個的奉獻結合,因而獲得新的價值。基督的祭獻臨現在祭 台上,使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可以與祂的奉獻相結合。
在地下墓穴的畫象上,教會常被劃成一位正在祈禱的婦人,她伸開雙臂祈禱。正如 基督在十字架上伸開雙臂,教會也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奉獻自己,並 為全人類代禱。
1369. 整個教會都與基督的奉獻和代禱結合。教宗擔負著伯多祿在教會中的 職務,他與每次舉行的感恩祭相連合,在感恩祭中,他被稱為普世教 會合一的標記和僕人。地方主教常是感恩祭的負責人,即使由司鐸主 持的也是如此;誦唸感恩經時,提及他的名字,表示他在他的司鐸團 當中,並由執事所協助,是個別教會的首領。團體也為所有聖職人員 祈禱,他們為團體,並偕同團體,奉獻感恩祭獻:
聖依納爵•安提約基,《致斯米納人書》:唯有由主教,或由他所授權的人所主持 的感恩祭,才被視為是合法的。
基督信徒的屬神祭獻,是藉著司鐸的職務,與唯一中保基督的祭獻結合而完成;就 是說,這祭獻是藉司鐸的手,以整個教會的名義,在感恩祭中,以不流血的聖事方 式所奉獻的,直到主再來臨。
1370. 與基督祭獻相結合的,不但是現世的信友,也包括那些已經在天上受 光榮的信友:教會紀念榮福童貞瑪利亞,以及所有聖人聖女,並聯同 他們,一起奉獻感恩祭。在感恩祭中,教會一如在十字架下,偕同瑪 利亞,與基督的奉獻和代禱相結合。
1371.感恩祭也為去世的信友──「那些在基督內逝世,卻尚未完全淨化的 信友」──而奉獻,好使他們能進入基督的光明和平安裡:
聖婦莫尼加臨終時對聖奧思定及其兄弟的遺言:聖奧思定,《懺悔錄》:把這身體 隨便埋在哪裡吧!不要為它煩惱!我只要求你們,無論在那裡,都要在主的祭台前紀 念我。
聖濟利祿•耶路撒冷,《釋奧期的教理講授》:然後,[在感恩經中]祈禱時,我們 為已亡的神長、主教,總之,為所有先我們而安息的人代禱,我們相信由於那神聖 可敬的犧牲者之臨現,我們為亡者獻上懇禱,這為他們的靈魂是有極大益處 的。……當我們為亡者向天主呈上祈禱時,即使他們曾是罪人,……我們獻上那為 我們的罪而自作犧牲的基督,如此使人類之友 ── 天主── 垂憐亡者,也垂憐我 們。
1372.聖奧思定巧妙地概括了這端信理,鼓勵我們日益圓滿地參與感恩祭中 所慶祝的我們救主的祭獻:
這個完全得到救贖的城市,亦即諸聖的聚會和團體,經由大司祭呈獻給天主,作為 普世的祭獻。這位大司祭取了奴僕的形體,在受難中,為我們眾人奉獻了自己,使 我們成為這偉大元首的身體。……這就是基督徒的祭獻:「我們雖多,在基督內只 是一個身體」(羅 12:5)。教會不斷地以教友都熟知的祭台上的聖事重行 (reproduce) 這個祭獻;教會也很明白,隨著她所奉獻的,她自己也被奉獻了。
基督藉其聖言和聖神的德能臨現
1373. 「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 穌」(羅 8:34),以不同的方式臨現於祂的教會內:在祂的聖言中,在 教會的祈禱中,因為「哪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 我就在他們中間」(瑪 18:20);在貧窮、病弱和被囚禁的人當中(瑪 25:31-46);在祂所建立的聖事中,在彌撒聖祭中,並在聖職人員身 上。但「最高峰,是祂臨現於感恩(聖體)聖事的餅酒形下」。
1374. 基督臨現於感恩(聖體)聖事的餅酒形下,其方式是獨一無二的。祂提昇 感恩(聖體)聖事,使之超越其他聖事,成為「靈性生活的圓滿,和所 有聖事的終向」。「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連同祂的靈魂和 天主性,即整個基督,,真正地真正地、、真實地真實地、、且實體地」蘊藏於至聖的感 恩(聖體)聖事之內。「我們稱這種臨在為真實的,這說法並非是排他 性的,好似其他的臨在是不真實的;但這臨在是最卓越的,因為它是 實體的臨在,而且既是天主、又是人的基督整個地藉此臨現」。
1375. 基督是藉著餅酒的轉變成為基督的體血,而親臨在這聖事裡。教父們 堅決確認這是教會的信仰:是基督的話及聖神的行動,有效地促使 「餅酒轉變成為基督的體血」。因此,金口聖若望宣告說:
使所奉獻的(餅酒)成為基督體血的,不是人,而是那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自己。司祭擔任基督的角色,說出基督的這些話,然而,這些話的力量及恩寵,卻 是天主的。基督說:「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身體」。是這句話把奉獻的禮品轉化[成了基督的體 血]。
聖安博談論這種轉變時說:
我們要相信這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那祝謝[的話]所祝聖的。祝聖的力量遠勝 於自然的能力,因為藉著祝聖,自然的事物被轉變了。……基督的話,既然可以使 那不存在的成為存在的,難道不能轉變那些已經存在的東西,成為另一種截然不同 的存在嗎?給予事物原來的本質,跟改變它們的本質,是一項驚人的壯舉。
1376. 特倫多大公會議綜合天主教的信仰,聲明說:「因為我們的救主基督 說過,祂在麪餅形內所奉獻的,真是祂自己的身體。所以,教會一直 確信,如今在這神聖大公會議,再度予以宣布:藉著餅與酒的被祝 聖,餅的整個實體,被轉變成為我主基督身體的實體;酒的整個實 體,被轉變成為祂寶血的實體。這種轉變,天主教會恰當地、正確地
稱之為餅酒的實體轉變 (transsubstantiation)」。
1377. 基督在感恩 (聖體)聖事中的臨在,始於祝聖餅酒的那一刻;同時,祝 聖的餅酒形持續多久,基督的臨在就持續多久。基督是整個地、完全 地臨在於餅形及酒形內,而且是整個地、完全地臨在於每一分之內, 所以,擘餅並不把基督分開。
1378. 感恩 (聖體)聖事的敬禮。在彌撒禮儀中,為表達我們的信德,確信基 督真實臨在於餅酒形下,在許多敬禮中,我們以屈膝或深深鞠躬,作 為欽崇主基督的標記。「天主教會一直不斷地履行對感恩(聖體)聖事 的崇敬之禮,不但在舉行彌撒時,也在彌撒以外,包括:極細心地保 存祝聖過的麪餅(聖體);明供聖體讓信友隆重朝拜;舉行聖體遊行 等」。
1379. 聖體櫃原來是為把「聖體」恰當地保存起來,好在彌撒外,把聖體送給病人或那些不 能到場參與彌撒的人。教會由於對基督真實臨在於聖體聖事內的信德日益加深,而 意識到默默朝拜臨現聖體聖事內之主的深意,因此,聖體櫃必須放置在聖堂內特別 尊貴的地方;它的構造應強調、並顯示基督真實臨在於這聖事的事實。
1380. 基督願意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繼續臨在於教會內,是極為恰當的。基督 以可見的方式離開屬於自己的人時,願意給予我們祂聖事性的臨在; 祂為拯救我們而要在十字架上奉獻自己時,願意我們能保有祂愛的 「紀念」,祂愛我們「到底」(若 13:1),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事實 上,祂藉著在聖體聖事中的臨在,奧妙地留在我們中間;祂就是曾經 愛了我們,並為我們而捨棄了自己的那一位。祂藉著表達和通傳這分 愛的標記,仍存留在我們中間:
若望保祿二世,《主的筵席》書函:教會和世界極需要聖體聖事的敬禮。耶穌在這 愛的聖事內等待我們。我們不要吝嗇時間,要在朝拜聖體中與祂相遇,在充滿信德 的默觀中與祂相遇,賠補世界的種種罪過。我們永不要停止對聖體的朝拜。
1381. 「臨在於這聖事內的,是基督真實的肉身和基督真實的寶血。聖多瑪 斯說:『我們不能靠感官,而只能靠信德來理解這種臨在;但信德卻 要依靠天主的權威』。因此,聖濟利祿註解路加福音第廿二章十九節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時,說:『不要問這事是否真 實;而要以信德來接受救主的話,因為祂是真理,祂不會撒 謊。』」:
「聖多瑪斯,聖歌我虔誠欽崇祢」:
虔誠朝拜,隱形的天主,我叩首至地,
祢確實臨在麪酒形下,我決不懷疑;
我心全部屬於祢,翕合祢聖意, 瞻仰祢的奧妙,我不勝欣喜。
我想看祢、摸祢、嘗祢,但都難以履及,
唯能聆聽祢的話語,覺得無比甘飴。
我相信天主聖子所說的一切,盡屬真理; 沒有任何事物,可與此真理之言相比。
六、逾越的宴會
1382. 彌撒是祭獻性的紀念──在它內延續十字架的祭獻,同時也是領受主 的體血的神聖宴會,兩者是不可分的。然而,感恩祭獻的慶典,全是 為指向信友藉著領聖體與基督親密結合。領聖體,就是接受基督本 身;祂曾為我們犧牲自己。
1383. 教會舉行感恩祭所聚集圍繞的祭台,代表著同一個奧跡的兩面:主獻 祭的祭台和主的餐桌。很明顯,基督徒的祭台就是基督自己的象徵: 祂臨在於信友的聚會當中,奉獻自己,作為我們和好的犧牲品;同時 交付自己,成為從天上賜下給我們的食糧。聖安博道:「如果基督的 祭台不是基督身體的肖象,那麼是甚麼」?他在另一處又說:「祭台 代表[基督的]身體,而基督的身體就在祭台上」。禮儀的許多祈禱文 中,表達祭獻和共融宴會(領聖體)之一體性。羅馬教會在她的感恩經 中,這樣祈禱:
《羅馬彌撒經書》,「感恩經第一式」96:全能的天主,我們懇切求祢命令祢的聖 天使,將這祭品捧到祢至高的祭台上,呈獻於祢神聖的尊威台前:賜我們凡參與這 祭獻的,領受了祢聖子的聖體聖血之後,得以充滿一切天恩和聖寵。
「你們大家拿去吃」:與主共融(領聖體)
1384 主再三邀請我們,囑咐我們在感恩(聖體)聖事中接受祂:「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祂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若 6:53)。
1385. 為回應這項邀請,對如此偉大和神聖的時刻,我們必須準備自己。聖 保祿勸勉我們要省察自己的良心:「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 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所以人應先省察自己,然後才可以吃這餅,喝這杯;因為那吃喝的人,若不分辨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格前 11:27-29)。凡明知自己身負大罪的人,必須先接受和好聖事,才可領受主的體血。
1386. 面對著如此偉大的聖事,信徒只可懷著一分熾熱的信德,謙虛地重複 百夫長的話說:「主,我當不起祢我心裡來,只要祢說一句話,我的 靈魂就會痊癒」。在金口聖若望的神聖禮儀 (彌撒)中,信友以同樣的 心神祈求:
啊,天主子,讓我今天在祢奧妙的晚餐中,與祢共融吧。我不會向祢的仇敵揭示那 奧秘,也不會像猶達斯那樣親吻祢。但是,會像那好強盜一樣,向祢呼喚:「耶 穌,當祢進入祢的國時,請紀念我」。
1387.為能相稱地接受這聖事,信友應遵守自己教會所規定的聖體齋。外在的態度(姿勢、 服裝)應表達出尊重、莊嚴和喜樂之情,因為此刻基督要成為我們的貴賓。 1388.信友如果具有所需的準備,參與彌撒時領聖體,這才符合感 恩祭本來的意義。正如梵二大公會議所說:「極鼓勵信友更 完善地參與彌撒,就是在司鐸領受聖體聖血之後,信友們也 接受在同一祭獻中的主的身體」。
1389.教會規定信友「在主日和慶節參與神聖禮儀 (彌撒)」,並以 和好聖事做準備,每年至少領受感恩 (聖體)聖事一次。如果 可能的話,就在復活期內履行。但教會積極鼓勵信友在主日 和慶節,或更經常地,甚至是每日都領受感恩 (聖體)聖事。
1390. 由於基督是聖事性地臨在於餅酒形下,因此即使單以「餅形」領聖體,也足以得到感恩祭的全部恩寵。基於牧民理由,以這種方式領聖體,已合法地成為拉丁禮教會普遍的習慣。但是,「如兼領餅、酒兩形,則領聖體的標記更能圓滿地表達其標記的意義,因為這種方式使 感恩宴會的標記更明顯地表示出來」。這是東方禮領聖體的通常方 式。
領聖體的效果
1391. 領聖體加強我們與基督的契合。在領聖體禮中所領的聖體(聖血)帶來的 主要效果,是與耶穌基督親密結合。事實上,主說:「誰吃我的肉, 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 6:56)。在基督內的生活建基於感恩宴會:「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若 6:57)。
范傑,《安提約基雅的敘利亞日課》第一節,通用經文 237a-b:在主的慶節,信友 領受聖子的聖體時,彼此宣布喜訊:永生的保証已經賜下,正如天使向瑪利亞瑪大 肋納說:「基督已復活了!」現在,生命和復活也都賦予那領受基督的人。
1392. 一如物質的食糧滋養我們的肉身生命,領聖體同樣奇妙地滋養我們的靈性生命。共融於復活基督的身體,即「那藉聖神得到生命,也藉聖神賦予生命」的身體,能保存、增強並更新基督徒受洗時所接受的恩寵生命。此生命的成長,需要聖體來滋養。聖體也是人生旅途的食糧;直到我們臨終的時候,它將是賜予我們的天路行糧 (viaticum)。
1393. 領聖體使我們與罪惡分開。領聖體時所領的基督身體,是「為我們而 交付的」;所喝的血,是「為眾人所傾流的,以赦免罪過」。因此, 感恩(聖體)聖事若不同時潔淨我們所犯的罪,並保護我們免陷於將來 的罪,就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結合。
聖安博,《論聖事》:「我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就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 11:26)。我們宣告主的死亡,就是宣告罪惡的赦免。如果祂每次傾流祂的血,都是 為了赦免罪惡,我們就應時常領受祂的聖血,為使我們的罪常得赦免。正因為我們 時常犯罪,就應時常獲得治療。
1394. 正如肉體的食糧用以補充消耗的體力,同樣,感恩(聖體)聖事堅強那在 日常生活中容易減弱的愛德,此受振奮而具有活力的愛德除去小罪。 由於基督把自己交付給我們,因而重新激發我們的愛,使我們能擺脫 依戀世物的偏情,而植根於祂:
聖福京斯•路司帕,《駁斥法比央的作為》:由於基督因愛為我們而死,當我們為 紀念祂的聖死而舉行聖祭時,祈求聖神降臨,把基督那分愛賜給我們;基督正是因 為這愛,願意為我們而死,我們謙恭地祈求:靠這愛的力量,因領受聖神的恩賜, 我們能夠「把世界看作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同樣我們也為世界而被釘在十字架 上」。……接受了這愛的恩賜後,我們便死於罪惡而活於天主。
1395. 感恩(聖體)聖事,藉著它在我們內所激發同樣的愛德,保護我們免陷於 將來的大罪中。我們越分享基督的生命,越增進與基督的友誼,就越 不容易因大罪而與祂分離。感恩(聖體)聖事的目的,不是為赦免大 罪,因為赦免大罪是和好聖事本身的事。感恩(聖體)聖事本身,是那 些與教會圓滿地共融的人的聖事。
1396. 奧體的合一:感恩(聖體)聖事塑造教會。那些領受這聖事的人,與基督 更緊密地結合。基督更藉此把他們與所有的信徒結合,成為一個身體 ──教會。領聖體更新、堅強、深化這分藉聖洗已實現的、在教會內 的結合。在聖洗聖事中,我們蒙召成為一個身體。感恩(聖體)聖事實 現這個召叫:「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血 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 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格前 10:16-17)。
聖奧思定,《懺悔錄》:如果你們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祂的肢體,那末,這放 在主的餐桌上的,便是你們的聖事;你們所領受的,是你們的聖事。面對你們所領 受的,你們回答:「阿們」(「是的,這是真的!」)。這樣回答,你們就予以肯定。 因為你們聽到「基督的身體」這句話,回答「阿們」,你們就該成為基督身體的一 個肢體,好使你們的「阿們」真的成為名副其實!
1397.感恩(聖體)聖事促使我們關心窮人:為能真實地領受基督為我們交付的 體血,我們當在最窮苦的人身上認出基督,他們是基督的兄弟姊妹:
金口聖若望,《格林多前書講道集》:你已品嘗了主的血,卻沒有認出你的兄弟姊 妹。如果某人被認為堪當參與聖餐,而你卻認為他不配分享你的食物,那麼你就侮 辱了這聖餐。天主從你的罪惡中解救了你,並邀請你來這裡坐席,可是你卻沒有因 而變得更慈悲。
1398. 感恩(聖體)聖事與基督徒的合一。聖奧思定面對如此偉大的奧跡,讚嘆 道:「啊!仁愛的聖事、團結的標記團結的標記、、愛德的連繫」。由於教會的分 裂使信徒不能共同參與主的聖餐,我們因而體驗到很深的痛苦;這種 痛苦越深,我們就應越迫切地向上主祈求,使所有信基督的人早日回 復圓滿的合一。
1399. 東方教會雖尚未與天主教會圓滿地共融,卻仍懷著極敬愛之情舉行感恩祭。「這些教 會雖與我們分離,卻仍保有真正的聖事,特別由於宗徒繼承而保有的司祭職和感恩 (聖體)聖事;此等聖事使他們和我們密切地聯繫」。在聖事上 (in sacris)有某種共 融,因此在感恩(聖體)聖事上,「在適當情形下,經教會當局核准,不但可行,且 應加以鼓勵」。
1400. 始自因宗教改革而與天主教會分離的教會團體,「特別是因為欠缺聖秩聖事,而未能 將感恩(聖體)聖事奧跡的固有本質,完整地保存下來」。因此,對天主教會來說, 在感恩(聖體)聖事上,與這些團體相通共融(互領聖體),是不可以的。然而,這些教 會團體「在舉行聖餐、紀念主的死亡和復活時,宣認這聖餐象徵與基督共融的生 命,並期待基督光榮地來臨」。
1401. 如有嚴重的需要,天主教聖職人員可按照教區正權人的權衡,為尚未 完全與公教會(天主教)共融、卻自願提出請求的其他基督徒,施行感 恩(聖體)、懺悔、病人傅油等聖事;不過他們必須有適當的準備,並 能表示對這些聖事所持的信仰與天主教會相同。
七、、感恩(聖體)聖事 ————「「未來光榮的保証未來光榮的保証」
1402. 教會在一篇古老的禱文內,詠讚感恩(聖體)聖事的奧跡:「啊!聖宴席 上,基督是珍餚,祂的苦難今紀念,聖寵充滿我們的靈魂,未來生命 的保証,也賜給我們」。假如感恩祭是主耶穌逾越的紀念;假如我們 在祭台前領聖體,使我們充滿「一切天恩與聖寵」,那麼,這聖事也 就讓我們預享天上的光榮。
1403. 最後晚餐中,主親自轉移門徒的目光,朝向將來在天國裡圓滿實現的 逾越奧跡:「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了,直到在 我父的國裡那一天,與你們同喝新酒」(瑪 26:29)教會每次舉行感恩慶 典時,就憶起這個許諾,並轉目朝向「那要來的一位」(默 1:4)。她在 祈禱時呼求祂的來臨,說:「主,,來來罷!(Marana tha!)」(格前 16:22),「主耶穌,來罷!」(默 22:20),「願你的恩寵降臨,並願這世界過去!」。
1404. 教會知道,即使現在,主以感恩(聖體)聖事的方式來臨,祂就在此聖事中,就在我們中間。然而,這臨在是遮掩住的。因此,我們舉行感恩祭的慶典,是在「期待著永生的幸福和救主耶穌基督的來臨」,並祈求「將來在天國,永遠同享祢的光榮:那時祢將擦乾我們的眼淚,因為我們要親眼看見祢、我們的天主,永遠相似祢,無窮盡地讚美祢。 因我們的主基督」。
1405. 對「正義常居其中的新天新地」的莫大希望,我們除了感恩(聖體)聖事 之外,沒有其他更確定的保証和更明顯的標記。事實上,每次舉行這 奧跡的慶典,「實行我們得救的工程」,我們所「擘開的那同一個 餅,是常生的良藥,抗除死亡的解毒劑,使我們永遠活在耶穌基督內的食糧」。
撮要
1406. 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 活,直到永遠……。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他住在 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 6:51,54,56)。
1407. 感恩祭是教會生命的中心和高峰,因為在感恩祭中,基督把祂的教會 及所有的肢體聯合於祂在十字架上、一次而永遠地、呈獻給天父的讚 頌和感恩之祭;基督藉此祭獻,把救恩傾注給祂的身體──教會。
1408. 感恩祭的慶典該常包含:宣讀天主聖言;感謝天主父所賜的一切福 分,尤其是賜給我們祂的聖子;祝聖餅酒;並藉領受主的體血,而參 與這禮儀宴會。這些要素共同組成一個整體的敬禮行動。
1409.感恩祭紀念基督的逾越,即由基督的生活、死亡和復活所完成的救世 工程,這救世工程透過禮儀行動得以臨現。
1410. 基督──新約永恆的大司祭──親自藉著司祭的職務,呈獻感恩聖 祭;而且也是那真實臨現於餅酒形下的同一基督,作為感恩聖祭的祭 品。
1411.只有那些有效領受聖秩的司祭,才能主持感恩祭,祝聖餅酒成為主的 體血。
1412. 麥麪餅和葡萄酒是感恩(聖體)聖事的必要標記。司祭呼求聖神惠然降臨 餅酒之上,並恭誦祝聖的話,即耶穌在最後晚餐所說的:「這就是我的 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這一杯就是我的血……」 。
1413. 藉著祝聖,餅酒發生實體轉變而成為基督的體血。生活的、光榮的基 督,祂的體血、連同祂的靈魂和祂的天主性,真正地、真實地、且實 體地臨現於祝聖過的餅酒的形下。
1414.感恩祭,由於是祭獻,也為賠補生者死者的罪過而獻,並為獲得天主 賞賜的屬靈或屬世的恩惠。
1415. 願意在聖體共融中領受基督的信友,須處於天主寵愛的狀態中。覺察 自己身負大罪的信友,除非先接受和好聖事得到罪赦,不應領此聖 事。
1416. 領受基督的體血,能加強與主的契合,得赦免小罪,並受護佑免陷重 罪。由於領受這聖事的人,與基督的愛的連繫得以加強,這聖事便能 加強教會──基督奧體──的團結合一。
1417. 教會積極鼓勵信友每次參與感恩祭時教會積極鼓勵信友每次參與感恩祭時,都領聖體。教會規定信友每年至少領聖體一次。
1418. 既然基督臨現於祭台上的聖事中,我們就該以朝拜之禮來尊崇祂。「朝拜至聖聖事(聖體),是對我們的主基督感恩的証明、愛情的標記、欽崇的本分」。
1419. 基督由於已經離世回歸天父,就在感恩(聖體)聖事中賜給我們一項保 証,保証將來與祂共享光榮:參與聖祭使我們與祂以心體心,使我們 有力量跋涉今生的旅途,渴求永生,並使我們現在就與天上的教會, 與童貞榮福瑪利亞和全體聖人結合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