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二部分:第二章

2008011719001773499第二部分
第二章 我信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

喜訊:天主派遣了祂的兒子

422. 「但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迦迦 5)。這就是有關「天主子、耶穌基督」(谷 1:1)的喜訊:天主眷顧了自己的民族,實現了祂向亞巴郎和他的子孫們所作的許諾,而且超越了所有的期待:竟派遣了自己的「愛子」(谷 1:11)來。

423. 我們相信和宣認:納匝肋人耶穌,在黑落德王和凱撒奧古斯都時代,是一位在白冷出世的猶太人,生於以色列的女子,他從事木匠工藝。後來於提庇留為王、般雀比拉多總督執政時,在耶路撒冷被人釘死。祂確是降生成人的天主永遠之子,祂「來自天主」(若 13:3),「自天降下」(若 3:13; 6:33),「且在肉身內降世」(若一 4:2),因為「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子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從祂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若 1:14,16)。

424. 受了聖神恩寵的感動和聖父的吸引,我們相信耶穌並宣認:「祢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瑪 16:16)。這是聖伯多祿所宣認的信仰,在這信仰的磐石上,基督建立了祂的教會。

「宣布……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福音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福音」( 3:8)

425. 傳授基督徒信仰,主要是宣講耶穌基督,好能引人信奉祂。首批門徒一開始就滿腔熱忱地要宣講基督:「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 (宗 4:20)。他們邀請各時代的人,都要進入與基督共融的喜樂:

論到那從起初就有的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這生命已顯示出來,我們看見了,也為祂作証、且把這原與父同在,且已顯示給我們的永遠的生命,傳報給你們——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祂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若一 1:1-4)。

教理講授的中心::基督

426. 「在教理講授的中心,我們主要是講那一位,祂就是納匝肋人耶穌、聖父的獨生子……祂曾為我們受苦而死;復活後,如今時常同我們一起生活……講授教理就是揭開在基督身上天主的整個永恆計劃……這就是設法了解基督的言行舉止和祂所行奇跡的意義」。教理講授的目的是:「使人……與耶穌基督共融:只有祂能在聖神內引導我們歸向聖父的愛,使我們分享天主聖三的生命」。

427. 「在教理講授中,所教導的是降生的聖言、天主子基督——其他一切都是以祂為依據的……只有基督施行教導,其他的人不過是祂的代言人,讓基督藉他的口教導……每個傳道員應把耶穌奧妙的話貼合在自己身上:『我的教訓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者的』(若 7:16)」。

428. 所以那奉召「講解基督」的人,首先應尋求「認識基督」的崇高價值,也要準備損失一切,「為賺得基督,為結合於祂」,並要「認識基督和祂復活的德能,參與祂的苦難,相似祂的死,也希望得到由死者中的復活」(斐 3:8-11)。

429. 從這種對基督的認識與愛慕,自然地湧出一種願望:去宣講基督及「傳播福音」,並引導別人信奉耶穌基督而說:「是」,同時,使人感到需要日益深入地認識這信仰。為此,依照信經的次序,首先介紹耶穌的主要名號:基督、天主子、主(第二條)。然後信經宣認基督生平的主要奧跡:就是祂的降生(第三條)、祂的逾越奧跡(第四及第五條)和祂的受顯揚 (第六及第七條)。

第二條

「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一、耶穌

430. 耶穌按希伯來語解說:「天主拯救」。天使加俾額爾在預報救主誕生時,說祂的名字要叫耶穌,這名字同時表達了祂的身分和使命。由於「只有天主才能夠赦免罪惡」 (谷 2:7),祂要藉自己降生成人的永遠聖子耶穌,「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這樣,在耶穌身上,天主總結祂的整個救恩史,以造福人類。

431. 在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救以色列「擺脫奴役」(申 5:6),使他們離開埃及,而且也救他們脫離罪惡。因為罪惡常是對天主的一種冒犯,只有天主才能赦免。因此以色列民,由於日漸意識到罪惡的普遍性,除了呼求救主的名字外,不能找到其他救援。

432. 耶穌的名字,表示天主自己的名字臨現在祂降生成人的聖子身上,好能普遍而確實地補贖罪過。這是唯一能夠帶來救恩的神聖名字,而且能被眾人呼求,因為藉著降生,祂已與眾人結合,以致「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 4:12)。

433. 救主天主的名字每年由大司祭,以犧牲的血灑在至聖所的贖罪蓋後呼求一次,以補贖以色列的罪。贖罪蓋是天主臨在的地方。當聖保祿說耶穌「是天主公開立定,使祂以自己的血,為信仰祂的人作贖罪祭」時 (羅 3:25),是表示藉祂的人性,「天主要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格後 5:19)。

434. 耶穌的復活光榮了救主天主的名字,因為如今耶穌的名字完全表達了它的至高能力,它是一個「超越其他所有名字的名字」(斐 2:9-10)。邪神惡魔害怕祂的名字,而耶穌的門徒們是藉祂的名字施行奇跡;因為他們因祂的名向天父所求的一切,天父都應允他們。

435. 耶穌的聖名是基督徒祈禱的核心。所有的禮儀祈禱文都以這格式結束:「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母經」也以「爾胎子耶穌並為讚美」作為巔峰。東方教會常作的心靈祈禱、即那稱為「耶穌禱文」的,說:「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不少基督徒臨死時口中只呼號「耶穌」的名字,如同聖女貞德那樣。

二、基督

436. 基督一詞來自希伯來語「默西亞」的希臘譯文,解作「受傅者」。若非因為耶穌完全實現了這詞所表達的神聖使命,它將不會成為祂的專有名字。因為在以色列,那些為執行天主賦予的使命而奉獻於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數的先知。而默西亞的情況應是最傑出的,因天主派遣了祂,是為正式建立祂的神國。默西亞應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時刻中成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穌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實現了以色列對默西亞的期望。

437. 天使向牧人們報告那誕生的耶穌,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預許的默西亞:「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亞」(路 2:11)。從起初祂就是「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那一位(若 10:36),祂是貞女瑪利亞所懷孕的「聖者」(路 1:35)。若瑟被天主召是出於聖神」(瑪 1:20),務使那「號稱基督」的耶穌,生於達味默西亞後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瑪 1:16)。

438. 耶穌被祝聖為默西亞顯露了祂的神聖使命。「這是祂的名字所指示的。因為在基督的名字內,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聖父,那被傅的就是聖子,且是在聖神內被傅,聖神本身就是傅油」。祂從永遠被祝聖為默西亞,在其現世生活中顯露出來,就是當若翰給祂授洗時,就是當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使祂顯示於以色列」(若 1:31),作為他們的默西亞。祂的工作和說話將顯示祂是「天主的聖者」(谷 1:24;若 6:69;宗 3:14)。

439. 許多猶太人,甚至一些懷有與他們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給以色列的默西亞、「達味之子」的基本特徵。耶穌接受了祂應得的默西亞名號,但有某種保留,因為當時一部分的人,用一種過分人性的觀念去看此名號,主要是政治性的觀念。

440. 耶穌接受了伯多祿承認祂為默西亞的信德宣認,並預告人子那已迫近的苦難的日子。祂藉「自天降下的」(若 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祂默西亞王權的真正內容,正如祂藉受苦僕人的救贖使命所揭露的:「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 20:28)。為此,祂的王權的真正意義只有在祂高懸在十字架上時才顯示出來,但只有當祂復活後,祂的默西亞王權才能由伯多祿在天主的子民前當眾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 (宗 2:36)。

三、天主的獨生子

441. 天主子在舊約裡,是給予天使、特選的民族、以色列的兒女以及他們君王的一個名號。它表示一種義子的名分,即指在天主與受造物之間,建立特殊親切的關係。當所許的默西亞君王被稱為「天主子」時,按照這些章節的字面意義,並不一定意味著祂是超越人性的。那些以此觀念指耶穌為以色列的默西亞的人,大概他們所想說的也不外如此。

442. 但當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瑪 16:16)時,卻是另一回事,因為耶穌隆重地回答他說:「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瑪 16:17)。同樣,保祿在說到自己在大馬士革路上的歸化父時,也說:「從母胎中已選拔我,以恩寵召叫我的天主,卻決意將祂的聖子啟示給我,叫我在異民中傳揚祂……」(迦 1:15-16)。「他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祂是天主子」(宗 9:20)。耶穌的神聖身分,自始就是宗徒信仰的核心 ,並首先由作為教會基礎的伯多祿所宣認。

443. 伯多祿所以能辨認耶穌默西亞天主子的超越特性,是因為耶穌清楚地讓主子了?」耶穌回答說:「你們說了,我就是」(路 22:70)。很久以前,祂就自稱是認識父的「子」,有別於天主過去給自己子民所派遣的「僕人」,且超越天使。祂把自己作兒子的身分跟門徒的分開,而從不說「我們的父」除非命令他們:「所以你們應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瑪 6:9);並強調了這種區別說:「我的父和你們的父」(若 20:17)。

444. 福音敘述了在兩個隆重的時刻:基督受洗和顯聖容時,聽到了父的聲音,稱祂為自己的「愛子」。耶穌自稱為「天主的獨生子」(若 3:16),並用這稱號肯定祂先前存在的永恆性。祂要求人們信「天主獨生子的名字」(若 3:18)。基督徒的這種宣認,已在百夫長面對十字架上的耶穌而發出的驚歎中出現:「這人真是天主子」(谷 15:39);因為只有在逾越奧跡中,信徒才能給予「天主子」這稱號終極的意義。

445. 是祂復活後,祂那天主子的身分,在其受顯揚的人性的大能中才顯露出來:「按至聖的神性,由於祂從死者中復活,祂被立為具有大能的天主之子」(羅 1:4)。宗徒們可以承認:「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充滿恩寵和真理」(若 1:14)。

四、主

446. 在舊約經書的希臘文譯本中,天主啟示給梅瑟的那無可言喻的名字「雅威」(YHWH),譯成了 «Kyrios»「主」。由那時起,主就成了最通用的名字,來表示以色列的天主的神性。新約利用「主」的這個圓滿意義的名字稱呼父,但新穎的是,也用來稱呼耶穌,藉以承認祂是天主。

447. 當耶穌跟法利塞人辯論聖詠第一百一十篇的意義時,祂含蓄地把這名號歸給自己,但對祂的宗徒們卻明顯地披露自己這名號。在祂的公開生活中,祂以行動克服自然、疾病、魔鬼、死亡及罪惡,都顯示了祂天主性的至高權能。

448. 在福音中,很多次,有些人走到耶穌跟前,稱祂為「主」。這個名號表示那些親近耶穌的人,對耶穌的一種尊敬和信賴,期待著祂給予他們援助和痊癒。在聖神的感動下而發出此種稱呼,則表示對耶穌天主性奧跡的承認,與復活的耶穌相遇,則成了朝拜:「我主,我天主!」 (若 20:28)因此,這稱呼帶有一種喜愛與傾慕的色彩,成了基督徒傳統的特點:「是主!」(若 21:7)

449. 教會把「主」的神聖名號歸於耶穌, 在初期的信仰宣辭一開始就確認:天主父應享有的德能、尊崇和光榮,也適合於耶穌,因為祂「具有天主的形體」(斐 2:6),而聖父也顯示了耶穌這種尊威,使祂從死者中復活,並在自己的光榮中顯揚祂。

450. 基督徒從其歷史的開始,在肯定耶穌為世界和歷史之主的身分時,也要求我們承認:人不該絕對地把自己個人的自由,屈服於任何地上的權力下,而只應屈服於天主聖父和主耶穌基督:凱撒並非「主」。「教會深信,人類整個歷史的樞紐、中心和宗旨,就是在於她的主和導師身上」。

451. 基督徒的祈禱也以「主」的名號作為特色,無論在邀請祈禱時:「願主與你們同在!」或在結束祈禱時:「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甚或在充滿信賴與希望的呼喚中:«Maran atha»「主已來了!」或 «Marana tha»「主,請來吧!」(格前 16:22),「阿們,主耶穌,祢來吧!」(默 22:20)。

撮要

452. 「耶穌」這名字,意指「天主拯救」。那位生於童貞瑪利亞的嬰孩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 4:12)。

453. 「基督」這名號,意指「受傅者」、「默西亞」。耶穌是基督,因為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祂是要來的那一位,是「以色列所希望的」對象(宗 28:20)。

454. 「天主子」這名號,意指耶穌基督與天主聖父的唯一及永遠的關係:祂是聖父的獨生子,祂本身也是天主。要成為基督徒,必須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子。

455. 「主」這名號,意指天主的至高權威。宣認及呼號耶穌為主,就是相信祂的天主性。「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說:『耶穌是主』」 (格前 12:3)。

第三條 「耶穌基督因聖神降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
第一節 天主子降生成人
一、為何聖言成為血肉

456. 我們以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承認聖言「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祂因聖神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457.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拯救我們為拯救我們,,使我們與天主和好:是天主「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已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若一 4:10)。「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的救主」(若一 4:14)。「祂顯示出來,是為除免罪過」(若一 3:5):

聖額我略•尼撒,《教理講述》:我們的本性患了病,需要醫治;墮落了,需要救起;死了,需要復活。我們失去了曾擁有過的財富,必須再還給我們;沉迷在黑暗中,需要給我們帶來光明;成了俘虜,我們期待一位救主;成了囚犯,我們期待一個援助;做了奴隸,我們期待一位解救者。難道所有這些理由都不重要嗎?既然人類已處於一種極端可憐與不幸的處境中,難道還不足以感動天主,使祂下降深入我們的人性來看顧它嗎?

458.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使我們因此認識天主的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若一 4:9)。「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 3:16)。

459.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作我們聖德的模範:「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瑪 11:29)。「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 14:6)。在顯聖容的山上,聖父命令說:「你們要聽從祂!」(谷 9:7)。事實上,祂是真福的典範和新誡命的準則:「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 15:12)。這愛要求確實的自我奉獻,去作祂的追隨者。

460.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 1:4):
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

「因為這就是聖言成了人、天主子成了人子的理由:為使人進入與聖言共融和領受天主義子的名分後,成為天主的子女」。「原來天主子成了人,是為使我們成為天主」,「天主的獨生子,為了要使我們分享祂的天主性,便取了我們的人性,為的是成了人之後的祂,能使人成為天主」。

二、聖言降生成人

461. 再引用聖若望的話:「聖言成了血肉」(若 1:14)時,是把天主聖子取人性,為在人性內救我們這一事實稱為「道成人身」(incarnation)。教會以聖保祿所記載的一首歌曲來讚頌降生的奧跡:
462.希伯來書也談及同樣的奧跡:

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斐 2:5-8)。

為此,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犧牲和素祭,已非祢所要,卻給我預備了一個身體。全燔祭和贖罪祭,已非祢所喜,於是我說: 看,我已來到…… 為承行祢的旨意 (希 10:5-7)。

463. 信奉天主子真的降生成人,乃識別基督徒信仰的標記:「你們憑此可認出天主的神:凡明認耶穌為默西亞,且在肉身內降世的神,便是出於天主」(若一 4:2)。這是教會一開始就有的令人欣喜的信念,致使她高唱「偉大的虔敬奧跡」:「祂出現於肉身」(弟前 3:16)。

三、、真天主又是真人

464. 天主子降生成人是唯一及無與倫比的事件,但並不是說耶穌基督一部分是天主,一部分是人;也不是天主性和人性的模糊的混合產物。祂確實成了人,但仍是真正的天主。耶穌基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教會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必須維護和澄清這端信德的真理,以對抗那些想把它歪曲的異端。

465. 最初的異端倒不是否認基督的天主性,而是否認祂的人性(唯識主義的幻象論)。從宗徒時代起,基督徒的信仰就強調天主子「在肉身內」的真正降生。但到了第三世紀,教會必須在安提約基召開的會議中,駁斥保祿‧撒莫撒達 (Paul of Samosata),聲明耶穌基督是因本性、而非因繼嗣而成為天主子。325年的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在其信經中宣認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並譴責了亞略 (Arius),他認為「天主子來自虛無」,而且是「與聖父非同性同體的」。

466. 奈斯多略的異端認為,在基督內一個屬人的位格與天主子屬神的位格結合。與他持相反意見的,是聖濟利祿‧亞歷山大和 431年於厄弗所召開的第三屆大公會議,他們宣認「聖言在其位格內,跟那具有理性靈魂的肉體結合為一的時候,便成了人」 基督的人性除了天主子的屬神位格外,別無其他的主體,而這人性是祂在受孕時攝取而成為自己的。因此,厄弗所大公會議於 431年宣認,瑪利亞由於在自己胎中懷了成為人的天主子,故確實成了天主的母親:「說她是天主之母…… 當然不是說聖言的性體或其天主性,是出生於聖童貞。而是說,那個由她所生的具有理性靈魂的聖肉身,已與天主聖言合成一位,故聖言按肉身而言,可說是受生的那一位」。

467. 基督一性論者聲稱,基督的人性,由於被天主子的屬神位格所攝取,便停止存在。駁斥這項異端的,有 451年在加采東召開的第四屆大公會議,它這樣宣認:

步武聖教長的後塵,我們一致教導人相信:同一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的天主性和完全的人性,是真天主而又是真人,即具有理性的靈魂和肉身,按其天主性而論,與聖父同一性體;按人性而論,則與我人同一性體,即「在各方面與

我們相似,只是沒有罪過」 (希 4:15)。祂按天主性而論,是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但按人性而論,則在近世,為了我們並為了我們的得救,由天主之母童貞瑪利亞所生。

我們該承認:在同一基督、主、獨生子身上,具有兩個本性,彼此毫不混淆、毫不變更、毫不分割、毫不相離。但兩個本性的區別絕不因它們的結合而消失,反而能保持各自的特性,結合在同一個位格和主體內。

468. 自從加采東大公會議後,有些人把基督的人性視作一個位格主體。為駁斥這些人,553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五屆大公會議,發表了有關基督的聲明:「只有一個主體(或位格)……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聖三中的一位」,因此,在基督人性內的一切,都應歸屬於祂的天主性位格,作為自己的主體,不但是奇跡,而且也包括痛苦甚至死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其肉體被釘於十字架上者,乃是真天主、榮耀的主和聖三中的一位」。

469.這樣,教會宣認耶穌是不可分的真天主和真人。祂確實是天主子,成了人、成為我們的弟兄,但並不因此而終止其為天主、我們的主:

羅馬禮儀唱道:「過去所有的,如今仍保存;過去沒有的,如今則攝取」。金口聖若望的禮儀則這樣歌頌和詠唱:「啊,天主的獨生子和聖言!祢是不死不滅的,但為了我們的得救,祢卻甘願在天主聖母童貞瑪利亞胎中降生成人。祢是永恆不變的,卻成了人並被人釘死。啊,基督天主!祢以祢的死亡戰勝了死亡,祢是聖三中的一位,與聖父聖神同受光榮,求祢拯救我們」!

四、天主聖子如何是人

470. 由於在聖子降生的奧妙結合中「人性被攝取,但並不因此而消失」,使得教會在過去的世紀中,承認基督人性的完整事實,它具有理智和意志的各項功能;教會同樣一有機會就提醒我們,基督的人性隸屬於攝取它的天主子的屬神位格。祂在這人性內所是和所做的一切,都來自「聖三中的一位」。因此,天主子把祂在聖三內的位格存在方式,傳授給祂的人性。故此,在其靈魂內一如在其肉身上,基督都以人的方式表達聖三的屬神舉止。

天主聖子……用人的手工作,用人的理智思想,用人的意志行動,用人的心去愛。祂由童貞瑪利亞誕生,確實成了我們中的一個,除了罪惡外,完全與我們相似。
基督的靈魂和祂人性的知識

471. 亞坡林‧勞提西亞 (Apollinarius of Laodicaea)認為,聖言在基督內取代了靈魂或神魂的位置。針對這項錯誤,教會宣認永遠的聖子,也取了一個人的理性靈魂。

472. 天主子所攝取的人性靈魂,具有真正人類的知識。由於是人的知識,它本身不可能是無限的,它要在時空內按它生存的歷史情況下運作。為這緣故,天主子成了人後,能夠「在智慧、年齡和恩寵上,漸漸地增長」(路 2:52),而且也須詢問一些在人生處境下靠經驗才能獲知的事情。這完全符合祂取了「奴僕形體」(斐 2:7),甘願貶抑自己的事實。

473. 不過,同時,天主子的這種真正人性的知識,表達了祂位格的屬神生命。「天主子的人性,不是憑自己而是憑它與聖言的結合,在基督的位格內,認識及顯示那一切適合於天主的事情」。首先,就是成了人的天主子,對其天父的那種親密和直接的認識。天主子即使在祂的人性認知中,也顯示出屬神的洞悉力,透視人心中隱密的思想。

474. 由於基督的人性知識與天主性的智慧結合於降生聖言的位格中,基督完全明白祂要來啟示的永恆計劃。 祂在這領域說不知道的事,在別處卻聲明祂沒有使命予以揭露。

基督的人性意志

475. 同樣,教會在第六屆大公會議中,宣認基督有兩個意志和自然地有兩個本性的運作,即天主性的和人性的,兩者並不對抗,卻互相合作,務使降生的聖言,聽從父命,以人性願意接受祂跟天主聖父和聖神,為了我們的得救所決定的一切。基督的人性意志,「絕不抗拒或勉強追隨,反倒甘心服從全能天主的意願」。

基督的真正的肉身

476. 由於聖言成了血肉,取了真正的人性,基督的肉身就有了局限,因此基督人性的外貌可被「描繪出來」(迦 3:1)。在第七屆大公會議上,教會承認以「可敬而神聖的形象」去表達基督是合法的。

477. 同時,教會時常在耶穌身上,明認「那不可見的聖言出現在我們有形的肉身上」。事實上,基督肉身的個人特徵,表達出天主子的屬神位格。這些特徵構成了祂肉身的輪廓,以致可描繪在一張聖像上而受人尊崇,因為尊崇聖像的信徒,「實際上是尊崇那聖像所表現的人物」。

降生成人的聖言的心

478. 耶穌在祂的生活、痛苦和受難中,認識並愛了我們每一個人和所有的人,並為了我們每人奉獻了自己:「天主子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 2:20)。祂以人的心愛了我們眾人。為此,為了我們的罪和我們的得救而被刺透的耶穌聖心,「是被視為那無限慈愛的主要標記和象徵,神聖的救贖主就是以這愛不斷地愛永恆聖父和所有的人」。

撮要
479.到了天主所定的時刻, 聖父的獨生子、永遠的聖言,即聖父的聖言和實體肖象降生成人,取了人性,並不失落祂的天主性。
480.耶穌基督在其唯一的天主性位格中,是真天主又是真人;為這緣故,祂是天主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
481.耶穌基督有兩個本性,即天主性和人性;兩者並不相混淆,卻結合於天主聖子唯一的位格中。
482.基督由於是真天主和真人,便具有完全符合和順從天主理智和意志的人性理智和意志,而天主的理智和意志是祂與聖父和聖神所共享的。
483.因此,降生成人是天主性和人性在聖言的唯一位格內奇妙結合的奧跡。

第二節 「因聖神降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
一、因聖神降孕

484. 天使向瑪利亞報喜,揭開「時期圓滿」(迦 4:4)的序幕,就是恩許的實現和準備工作的完成。瑪利亞奉召去孕育那位「在祂內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者」(哥 2:9)。對她的疑問「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路 1:34),天主給的回應是藉聖神的能力:「聖神要臨於你」(路 1:35)。

485. 聖神的使命常聯合於聖子的使命,並與之配合,聖神既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祂被派遣是為聖化童貞瑪利亞的母胎並使她具有生育天主的能力、懷孕聖父的永生之子,而聖子在她胎中取得人性。

486. 聖父的獨生子,由於在童貞瑪利亞胎中受孕成人,就是「受傅者──基督」,祂在人生的開始,便是「基督」,即在祂人性生命的開端受聖神所傅油,縱使這種身分是逐步地向牧童、賢士、洗者若翰及門徒們顯示出來。所以耶穌基督的整個生命,都顯示出「天主怎樣以聖神和德能給祂傅了油」(宗 10:38)。

二、由童貞瑪利亞誕生

487.有關瑪利亞的公教信仰,是基於有關基督的公教信仰,但有關瑪利亞的公教教導,卻闡明了有關基督的公教信仰。
瑪利亞的預選

488. 「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迦 4:4),但為給祂預備一個身體,祂願意和一個受造物自由合作。因此,天主從永遠就選擇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兒,一位住在加里肋亞‧納匝肋的猶太少女,成為自己聖子的母親,「她是一位已與達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訂了婚的童貞女,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路 1:26-27):

仁慈的天父願意聖子在降生成人之前,先取得那已被預定為母親者的同意。這樣正如過去是一位女人促成了死亡,同樣也是一位女人促成了生命的來臨。

489. 在舊約的歷史中,瑪利亞的使命曾由一些聖善的女人予以準備。起初有厄娃:雖然她背了命,但獲得了恩許,她的一位後裔要戰勝那惡者,並且要成為眾生之母。由於這個恩許,撒辣雖已年老也懷孕了一個兒子。天主為顯示祂忠於其恩許,相反一切人性的期望,選擇那被視為無能和軟弱的:撒慕爾的母親亞納、德波辣、盧德、友弟德、艾斯德爾及許多其他婦女。瑪利亞「在那些誠心期望並承受天主救恩的卑微貧苦人中,高居首位……這位傑出的熙雍女兒,在長期的企盼恩許後,時期終於屆滿,奠立新的救恩秩序」。

始胎無染原罪

490. 為能成為救主之母,瑪利亞「從天主那裡,領有各種相稱於這項崇高職位的恩賜」。加俾額爾天使在給她報告喜訊時,向她請安說:「充滿恩寵者」(路 1:28)。事實上,瑪利亞為能以信德自由地同意給她傳報的召叫,必須得到天主恩寵的完全支持。

491. 在過去的世紀中,教會意識到瑪利亞既充滿了恩寵,在她受孕時就已蒙受了救贖。這就是教宗比約九世於 1854年所宣布的始胎無染原罪的信條:

比約九世,《莫可名言之天主》通諭:榮福童貞瑪利亞,曾因全能天主的聖寵和特恩,看在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功績分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護,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

492. 瑪利亞在「受孕之始便賦有的這些獨特的聖德光輝」,完全是來自基督;她是「因自己聖子的功勞,奇妙地獲得了救贖之恩」。聖父「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福分,祝福了她」(弗 1:3),超越任何受造物。天主「在創世以前」,已在基督內揀選了她,為使她「在天主面前,藉著愛而成為聖潔無瑕的」(弗 1:4)。

493. 東方傳統的教父們,稱天主之母為「全然聖善的」(Panhaghia),尊崇她為「沒有絲毫罪污,好像被聖神塑成的一個全新的受造物」。瑪利亞因天主的恩寵,在她的一生中,從未犯過任何本罪。

「願願祢祢的話成就於我的話成就於我」

494. 瑪利亞接獲天使報訊,她將要藉聖神的德能生下「至高者的兒子」。雖然她不認識男人,但她仍以「信德的服從」(羅 1:5)回應,深信「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 1:37-38)。這樣,由於同意了天主的話,「瑪利亞成了耶穌的母親,全心接受了天主救世的旨意,不受任何罪惡的阻礙,並整個獻身於她的聖子和其事業,與祂一起,在祂權下,藉全能天主的恩寵,為救贖的奧跡服務」

正如聖依勒內所說的:「她因服從而成為自己和全人類得救的原因」。不少古代的教父,也同他一起強調:「厄娃抗命的死結,因瑪利亞的服從而解開;貞女厄娃因缺乏信心所束縛的,也因貞女瑪利亞的信心而獲得了釋放」。他們把瑪利亞與厄娃比較,稱瑪利亞為「眾生者的母親」,並多次聲稱說:「因厄娃而死亡,因瑪利亞而獲得生命」。

瑪利亞————天主之母

495. 在福音中瑪利亞被稱為「耶穌的母親」(若 2:1; 19:25),在她的聖子誕生前,在聖神的感動下,她也被稱為「吾主的母親」(路 1:43)。因為,瑪利亞藉聖神的工作所懷孕成人的,並且按肉身而言,真實地成了她兒子的那一位,就是聖父的永生之子、聖三的第二位。教會承認瑪利亞確實是天主之母 (Theotokos)。

瑪利亞————童貞女

496. 在最初表達信仰的條文中,教會就宣認耶穌是只憑聖神的能力,在童貞瑪利亞的胎中受孕,而且也肯定了這事的具體狀況:耶穌是「非由男人精子,而是藉聖神之功」所受孕的。在貞女懷孕這件事上,教父們看作是一個標記,認為祂確是天主之子,帶著一個與我們相同的人性來到世上:

聖依納爵‧安提約基 (第二世紀初)說:「關於我們的主,你們堅決相信,祂按肉身而言,確是生於達味的後裔;天主子依照天主的旨意和能力,確實生於一位貞女…… 按其肉身,確實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確實受了苦難,也確實復活了」。

497. 福音的敘述認為貞女懷孕是件屬神的工作,超越任何理智和人類的能力,天使對若瑟這樣說:「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瑪 1:20),這是指他的未婚妻瑪利亞。教會在這事上,看到了天主藉先知依撒意亞的口所作的許諾獲得實現:「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瑪利亞————終身童貞

498. 馬爾谷福音及一些新約書信沒有提及瑪利亞童貞懷孕一事,有時會引起疑惑。有人甚至會問,這是否只是傳說而已,或毫無歷史根據的神學構思。關於這疑問,必須回答:對耶穌由貞女懷孕的信仰,曾在非信徒、猶太人和外教人那裡,遇到了強烈的反對、嘲笑和誤解;它在其他民族的神話裡找不到動機,也不能符合當時的思想。這事的意義只有通過信仰才能了解,信仰在那「各奧跡相互的關連」上,即在基督的全部奧跡中,由祂的降生至祂的復活,看到這種意義。聖依納爵‧安提約基對這種關係作証說:「此世的元首忽視瑪利亞的童貞和生育,正如他忽視主的死亡:三個響亮的奧跡都是在天主的緘默中完成的」。

499. 對貞女生子這分信仰的深化,使教會宣認,即使在生下成為人的天主子後,瑪利亞仍保持著真實和永久的童貞。因為基督的誕生「並未損害她童貞的完整,反而予以聖化」。教會的禮儀慶祝瑪利亞為「終身童貞」(Aeiparthenos)。

500. 這稱號有時引起反駁,乃因聖經曾提及耶穌的兄弟姊妹。教會時常認為這些章節並不指童貞瑪利亞的其他兒子:因為雅各伯和若瑟,「耶穌的兄弟」(瑪 13:55),乃是基督的一個門徒瑪利亞的兒子,她就是被強調地稱為「另一個瑪利亞」的那位(瑪 28:1)。依照舊約並不罕見的表達方式,兄弟是指耶穌的近親。

501. 耶穌是瑪利亞的獨生子。可是瑪利亞的精神母性卻擴展到祂來拯救的所有的人:「她生了一個兒子,天主使『祂在眾多弟兄中作長子』(羅 8:29),他們就是信徒們,瑪利亞以母愛,協助他們誕生和培育的工作」。

在天主計劃中瑪利亞的童貞母性

502. 在整體的啟示的脈絡中,信德的眼光發現天主在其救世計劃中,要祂聖子生於一位貞女的奧秘理由。這些理由既關乎基督本身和救贖的使命,也關乎瑪利亞對這使命的接納,以造福眾人。

503. 瑪利亞的童貞顯示出天主在降生奧跡中的絕對主動性。耶穌只以天主為父。「祂所攝取的人性,從未使祂與聖父分離……按天主性而言,祂是天父的親生子,按人性而言,祂是聖母的親生子,但無論按天主性或人性,祂總是天主子」。

504. 耶穌是因聖神的庇蔭而在童貞瑪利亞的胎中降孕,因為祂是展開新創造的那個新亞當:「第一個人出於地,屬於土,第二個人出於天」(格前 15:47)。基督的人性在祂降孕時,便充滿了聖神,因為天主「把聖神無限量地賞賜了祂」(若 3:34)。從祂──

被救贖人類的元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 (若 1:16)。

505. 新亞當、耶穌由童貞女降孕,開始了因信德而在聖神內的嗣子的新生。「這事怎能成就呢?」(路 1:34)。分享天主的生命,「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若 1:13)而來。接受這生命的方式是童貞的,因為這生命完全是由聖神賞賜給人的。人類蒙召與天主締結婚約的意義,在瑪利亞的童貞母性上完全實現了。

506. 瑪利亞是貞女,因她的童貞是信德的標記,表示她「不受任何疑慮動搖」的信德及她完全獻身以順從天主的意願 。因她的信德,她成了救主之母:「瑪利亞接受基督信仰時,比懷孕基督肉身時更為有福」。

507. 瑪利亞既是童貞女又是母親,因她是教會的形象和最完美的實現:「教會……由於忠信接受天主的聖道,也成為母親;教會藉著講道和聖洗把不朽的新生命帶給那由聖神所孕育、天主所產生的子女。教會也是貞女,她完全遵守著對淨配許過的諾言」。

撮要

508. 在厄娃的後裔中,天主簡選了童貞瑪利亞為其聖子的母親。這位「滿被聖寵者」是「救贖的最卓越成果」;在她受孕之始,便已完全免於原罪的玷污,並在她一生中,絕無任何本罪。

509.瑪利亞確實是「天主之母」,因為她是降生成人的永遠天主子的母親,而聖子本身就是天主。
510.瑪利亞「在受孕、懷胎和生育聖子時都保持著童貞,她是童貞母親和永遠的貞女」;她整個的存有是「上主的婢女」(路 1:38)。

511. 童貞瑪利亞「以自由的信德和服從,與天主救人的計劃合作」。她「以整個人類的名義」說了「願你的旨意承行」。因了她的服從,她成了新的厄娃,眾生之母。

第三條

第三節 基督生平的奧跡

512. 關於基督的生平,信經只談及降生奧跡(降孕及誕生)和逾越奧越奧跡 (受難、被釘、死亡、埋葬、下降陰府、復活及升天)。對耶穌的隱居生活和公開生活的奧跡,則並未明確地提及,然而有關耶穌降生和逾越的信仰條文,能夠闡明基督的整個塵世生活。「論及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直到祂……被接去的那一天」(宗 1:1-2),我們都該在降生和逾越奧跡的光照下去觀看。

513. 教理講授可按情況而發揮耶穌奧跡的所有豐富內涵,這裡只指出基督生平各項奧跡的某些共同因素 (一),以勾畫耶穌的隱居生活 (二)和公開生活 (三 )的主要奧跡。

一、基督的整個生平是奧跡

514. 許多有關耶穌的事,可引起人們好奇的,沒有記載在福音中。對於祂在納匝肋的生活,幾乎隻字不提;就連祂的公開生活,也有一大部分沒有敘述。那些記載在福音中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祂的名獲得生命」(若 20:31)。

515. 福音是由一些最先信奉耶穌的人所寫的,他們願意與別人分享他們的信仰。由於藉信仰認識了耶穌是誰,在祂的整個塵世生命中,他們能察覺並使人察覺祂奧跡的痕跡。從祂誕生時用的襁褓,直到祂受難時飲的酸醋,以及復活時留下的殮布,在耶穌的生平中都是祂奧跡的標記。透過祂的舉止、祂的奇跡、祂的言語,顯示了「在祂內,真實地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哥 2:9)。這樣,祂的人性顯示出是「聖事」,即是祂天主性和祂所帶來之救恩的標記和工具;在祂塵世生活中可見的事,都引人察覺祂那天主子的身分和祂救贖使命的不可見的奧跡。

耶穌奧跡的共同點

516. 耶穌的一生都在啟示天父:祂的言語和行動、祂的緘默和痛苦以及祂的生活和談話的方式。耶穌可以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 14:9),而聖父也可以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簡選的,你們要聽從祂!」(路 9:35)。由於我們的主降生成人,為承行父的旨意,祂奧跡的最小痕跡也給我們顯示「天主對我們的愛」(若一 4:9)。

517. 耶穌的一生都是救贖的奧跡。救贖主要是十字架上流血的成果,但這奧跡是在基督整個的生命內運作:祂降生時成了窮人,藉此使我們因祂的貧困而成為富有的;祂在隱居生活中,以服從賠補我們的悖逆;祂用祂的話淨化祂的聽眾;祂藉著治病和驅魔,「承受了我們的脆弱,擔荷了我們的疾病」(瑪 8:17);祂以復活使我們成義。

518.耶穌的一生都是「將萬有總歸於祂身上」的奧跡。耶穌所言、所行、所受的一切痛苦,其目的都在於使墮落的人類恢復其原始的召叫:

聖依勒內•里昂,《駁斥異端》:當基督降生成人後,祂把人類的悠久歷史總歸於自己身上,並為我們開闢了達到救恩的捷徑。這樣,我們在耶穌基督身上,將重新獲得我們在亞當身上所失去的,即是成為天主的肖象與模樣。也正因此,基督才經過了生命的各階段,藉此恢復眾人與天主的共融。

我們與耶穌奧跡的共融

519. 基督的整個豐饒「是為每個人的,並成為每個人的財富」基督並非為自己,而是為我們活了祂的一生:從祂「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得救」的降生,直到「為了我們的罪」(格前 15:3)的死亡,及「為了使我們成義」(羅 4:25)的復活。即使現在,祂也是「我們在父那裡的護慰者」(若一 2:1),「因為祂常活著,為我們轉求」(希 7:25)。祂藉著一次而永遠地為我們所做所受的一切痛苦,常「在天主面前,為我們轉求」(希 9:24)。

520. 耶穌在祂的一生中,顯示出祂是我們的模範:祂是「完美的人」,邀請我們成為祂的門徒而追隨祂;祂藉祂的謙卑,給了我們一個可效法的榜樣;藉祂的祈禱,吸引我們祈禱;藉祂的貧窮,叫我們自願地接受貧乏和迫害。

521. 基督所生活過的一切,祂要我們能在祂內活出來,而祂也要在我們內將之活出來。「天主子藉著降生成人,在某種程度上與每個人結合」。我們奉召與祂形成一體;祂為了我們並為作我們的模範,把祂在肉身上所生活過的一切,傳授給我們,因為我們是祂的肢體:

聖若望•毆德,《論耶穌的王國》:我們應在我們身上延續,並完成基督生活的各個階段和種種奧跡,也該時常祈求祂,使祂的奧跡在我們身上,也在祂整個教會中得以圓滿完成……因為天主聖子願意我們分享祂的奧跡,使祂的奧跡在我們身上,以及在祂整個教會裡擴展和延續,祂這樣做,是藉祂願意施予的恩寵,和藉著祂利用這些奧跡在我們身上發揮的效應。這就是祂願意在我們身上完成這些奧跡的途徑。

二、耶穌童年和隱居生活的奧跡

預備期

522. 天主子來到世上是如此重要的事,以致天主願意用很多世紀作準備。祂把「先前盟約」(希 9:15)的儀式、犧牲、形象和象徵,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又藉在以色列不斷出現的先知,加以宣布;此外,也在外邦人的心中激發對祂來臨的隱約期待。

523. 洗者聖若翰是主的直接前驅,被派來給祂準備道路。他是「至高者的先知」(路 1:76),是眾先知中最大的,也是最後的一個;他揭開了福音的序幕;他在母親的胎中,便已接納基督的來臨。他成為「新郎的朋友」(若 3:29)而覺得非常高興,並指出基督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 1:29)。他以「厄里亞的精神和能力」(路 1:17)走在耶穌前面,他以宣講及使人悔改的洗禮,最後藉殉道為祂作了見証。

524. 教會每年在舉行將臨期禮儀時,就在實現對默西亞的這種期待:藉著參與對救主第一次來臨的長期準備,激發信徒們對祂第二次來臨的熱切願望。教會藉著慶祝前驅的誕生和殉道,認同他的願望:「祂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若 3:30)。

聖誕的奧跡

525. 耶穌生於貧苦的家庭、在一個卑陋的馬槽中誕生;純樸的牧人們就是這事的首批見証人。在這樣的貧窮環境中顯示了上天的光榮。教會不斷地歌頌那一夜的光榮:

拜占廷禮,歌者羅馬諾斯的禮儀詩歌:
今天貞女給世界帶來永恆,大地給至高者獻出馬槽。
天使歡唱,牧童頌揚,星光前導,賢士來朝。
祢為了我們而誕生,永恆的天主,小小的聖嬰!

526. 在天主前「變成像嬰孩那樣」,乃是進入天國的條件;因此我們必須自謙,變成小孩;而且,還須「由上而生」(若 3:7),即由天主而生,好「成為天主的子女」(若 1:12)。當基督在我們內「形成」時,聖誕的奧跡就在我們內完成了。聖誕就是這種「奇妙交換」的奧跡:

《時辰頌禱禮》,聖誕八日慶期晚禱對經:多麼令人嘆賞的交換!人類的創造者取了有靈的肉軀,甘願生於童貞女,不由人道而出生,將自己的天主性賜給了我們。
耶穌童年的奧跡

527. 耶穌於誕生後第八天所受的割損禮,乃表明祂隸屬亞巴郎的後裔、隸屬盟約的子民、服從法律並有參與以色列敬禮的資格,這些敬禮,祂以後一生都會參與。這個割損標記乃是「基督受割損」,即洗禮的預象。

528. 主顯節顯示耶穌是以色列的默西亞、天主子,以及世界的救主。此慶節將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和加納婚宴,連同東方「賢士」來朝拜耶穌的事件一起慶祝。在這些代表四周其他民族的「賢士」身上,福音看到了那些因聖言降生成人而接受了救恩喜訊的國家的初果。賢士們到耶路撒冷來朝拜猶太人的君王,顯示出他們在達味之星的默西亞之光照下,到以色列來尋找將要成為萬國之君的那一位。他們的來臨是在表明,除非轉向猶太人並接受他們記載在舊約中有關默西亞的許諾,他們將不能認識耶穌,並朝拜祂為天主之子和世界的救主。主顯節顯示「天下萬民都進入古聖祖們之家」並獲得以色列人的尊榮

529. 獻耶穌於聖殿,顯示祂是屬於上主的首生子。西默盎和亞納代表整個以色列人的期待,前來與他們的救主相遇 (拜占廷的傳統如此稱呼這事件)。耶穌被認為是期待已久的默西亞、「異邦的光明」和「以色列的榮耀」,但也是「反對的記號」。向瑪利亞預告的痛苦利劍,宣布了另一種祭獻,完美而獨一的,即十字架的祭獻;這祭獻將給予「天主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救恩。

530. 逃往埃及和無罪嬰孩遭屠殺,顯示黑暗向光明作出反抗:「祂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祂」(若 1:11)。基督的一生帶著受迫害的記號。祂自己的人將與祂分擔這個命運祂從埃及回來使人想起出谷事件,並表明耶穌是決定性的解救者。

耶穌隱居生活的奧跡

531. 在耶穌的大半生中,祂都體驗極大多數人所處的生活環境:過著平凡日子,毫不顯赫,從事手工,履行猶太的宗教生活,服從上主的法律,在團體中過活。關於這整段時期,只給我們啟示耶穌「屬祂父母管轄」,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寵上,漸漸地增長」(路 2:51-52)。

532. 耶穌在服從祂的母親和養父時,完善地遵守了天主第四誡。這種服從是祂以赤子之情服從天父的在世肖象。耶穌每天對若瑟和瑪利亞的服從,宣示並提前了聖週四的服從:「不要隨我的意願……」(路 22:42)。基督在日常隱居生活的服從,已展開了那因亞當的抗命而破壞的重建工程。

533.納匝肋的隱居生活,容許每人能在日常生活的最平凡方式上,與耶穌共融:

保祿六世,1964年 1月 5日在納匝肋的演講:納匝肋的聖家是一所學校,在那裡我們開始學習耶穌的生活,這是讓我們學習福音的學校……首先它給我們的一課是靜默,但願我們恢復對靜默的重視,這是心靈上不可缺少的寧靜氣氛……另一課是家庭生活,納匝肋教導我們甚麼是家庭,甚麼是愛的交流,甚麼是家庭簡樸而平實的美,以及其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特點……;另一課是工作工作工作,啊!納匝肋「木匠之子」的家!在祢這裡,我們希望了解並宣告那雖嚴厲卻具救贖效能的勞作……;最後,我們要向全世界的工人致敬,並向他們推薦一位偉大的模範,就是他們那位身為天主子的長兄。

534. 在聖殿中尋回耶穌是打破了福音有關耶穌隱居生活緘默的唯一事件。在這事上,耶穌使人約略看到祂那完全獻身於天主子使命的奧秘:「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 2:49)瑪利亞和若瑟「不明白」祂的話,但以信德接受了,而瑪利亞則在耶穌的整個隱居生活內,「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 2:51)。

三、耶穌公開生活的奧跡

耶穌受洗

535. 耶穌的公開生活,是若翰在約但河為祂授洗時開始的。若翰「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路 3:3)。一大群罪人:稅吏、軍人、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及娼妓,都到他那裡去受洗。連耶穌也來受洗,若翰猶豫不決,但耶穌堅持著,終於受了洗。於是聖神藉鴿子的形象,停在耶穌身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這是耶穌作為以色列的默西亞和天主子的顯示 (Epiphany)。

536. 耶穌受洗,是祂接受及開始祂那受苦僕人的使命。祂讓自己與罪人們並列,祂已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 1:29),並提前了祂那殘酷死亡的「洗禮」,祂來原是為了「完成全義」(瑪 3:15),就是完全服從天父的旨意:為赦免我們的罪而甘願為愛的緣故接受死亡的洗禮。對祂的這種接受,父的聲音宣告說,完全喜愛祂的兒子。耶穌自成孕之初已完全充滿的聖神,從天降下及停留在祂身上。耶穌為全人類將是聖神的泉源。祂受洗時,因亞當的罪而被關閉的「天為祂打開了」(瑪 3:16);水也因耶穌和聖神的降下而被聖化,是新創造的前奏。

537. 基督徒藉聖洗聖事而與基督同化,祂藉自己的洗禮提前了祂的死亡和復活。基督徒應進入謙卑的自我貶抑和悔改的奧跡,與耶穌一起浸入水中,好能同祂一起上來,由水和聖神而重生,在聖子內,成為聖父鍾愛的兒子,「在新生活中度生」(羅 6:4):

聖額我略•納祥,《演講》:我們藉洗禮與基督一同進入墳墓,好能與祂一起復活;我們與祂一起下降,好能與祂一起上升;我們與祂一起上升,好能與祂一起受顯揚。
聖依拉利•波亞帖,《瑪竇福音詮釋》:在基督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使我們明白,在浸水後,聖神從高天飛向我們,並且有父的聲音接納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
耶穌受誘惑

538. 福音敘述耶穌在接受若翰的洗禮後,隨即有一段時期獨自退居曠野:耶穌在「聖神的催促」下,留在曠野裡禁食四十天之久,與野獸在一起,並有天使服侍祂。這段時期行將結束之際,魔鬼前來三次誘惑祂,企圖動搖祂以天主為父的態度。耶穌擊退了這些攻擊──它實際上綜合了亞當在樂園裡及以色列在曠野中所受的誘惑,於是魔鬼就離開祂,「再等時機」(路 4:13)。

539. 聖史們揭露了這宗奧妙事件的救贖意義。耶穌是新的亞當,在受誘時屹立不搖,而第一個亞當則順從了誘惑。耶穌完全履行了以色列的使命:一反過去在四十年曠野旅途中激怒天主的人 基督顯示自己為天主的僕人,在一切事上服從天主的旨意。這樣,耶穌就成了魔鬼的征服者:祂把「壯士捆起來」,然後劫掠他的家。耶穌在曠野裡對誘惑者所取得的勝利,提前了祂藉苦難所取得的勝利,這苦難是祂以赤子之愛服從天父的至高表現。

540. 耶穌所受的誘惑,顯示出天主子是默西亞的意義是甚麼,它與撒殫給祂提出的以及人們希望給祂的那種意義截然不同。因此,基督為我們戰勝了那誘惑者:「因為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受過試探的,只是沒有罪過」 (希 4:15)。教會每年藉四十天的四旬期,與耶穌在曠野的奧跡聯繫一起。

「天國已臨近天國已臨近」

541. 「若翰被監禁後,耶穌來到加里肋亞,宣講天主的福音說:『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 1:15)。「基督為承行聖父的旨意,在世上揭示了天國」,如今,聖父的旨意是「提拔人類,分享天主的生命」。祂為進行此事,把人類聚集到祂的聖子、耶穌基督身邊。這個會眾就是教會,她在世上成了「天國的幼芽和開端」。

542. 基督是在「天主之家」聚會的人群的中心。祂以自己的言語、藉昭示天國的徵兆,並派遣門徒,召集人們來到祂身邊。祂尤其藉自己逾越的偉大奧跡:即是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復活,實現祂神國的來臨:「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 12:32)。「所有的人都奉召與基督合一」。

天國的宣告

543. 所有的人都被召進入天國。此默西亞王國首先宣告給以色列的子民,但這是為接納天下萬邦的人民而建立的。為能進去,必須接受耶穌的訓誨:

主的訓言好比播在田裡的種子:凡以信德聆聽訓言,加入基督小小羊群的,就接受了天主之國。然後種子就以本身的能力發芽茁壯,直到成熟。

544. 天國屬於貧窮人和弱小者,即那些以謙虛的心去接受它的人。耶穌被派遣,「是為向貧窮人傳報喜訊」(路 4:18)。祂稱他們為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 5:3);天父喜歡把那些對智慧和明達的人所隱瞞的事,啟示給「小孩子」。耶穌從馬槽到十字架,一直分擔窮人的生涯;祂忍受飢餓、口渴和貧乏。而且,祂更與各類的窮人認同,並把為他們所作的愛德善工,作為進入天國的條件。

545. 耶穌邀請罪人去赴天國的喜宴:「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 (谷 2:17)。祂請他們悔改,否則不能進入天國,但在言行中卻向他們顯示天父對他們的無限仁慈,以及「對一個罪人的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路 15:7)是極大的。這種愛情的最好証明,就是祂為「赦免罪過」 (瑪 26:28)將犧牲自己的生命。

546. 比喻是耶穌訓誨的特色,祂用來召叫人進入天國。祂利用比喻請人赴天國喜宴,但也要求一個基本的選擇:為獲得天國,必須「賣掉」所有的一切;只憑口說不夠,還需有行動比喻對人來說有如鏡子:他像一塊旱地,或是像一塊好地接受聖言呢?他如何利用所接受的天賦呢?耶穌和天國在此世的臨現,隱藏在這些比喻的核心。必須進入這天國, 意即成為基督的門徒,才能「知道天國的奧秘」(瑪 13:11)。對於那些「外人」,一切都是謎。

天國的徵兆

547. 耶穌以許多「德能、奇跡和徵兆」(宗 2:22),來証實自己的訓誨,這些奇跡和徵兆顯示出在祂身上天國已臨現了。它們証明耶穌就是所預許的默西亞。

548. 耶穌所行的奇跡,証明是父派遣了祂,它們促使人們信服祂。那些以信心求祂的人,祂答允他們所求的。於是奇跡使人對那位履行天父事業者的信德,更為堅定:它們証實祂是天主子,但也可能成為一些人絆倒的原因。奇跡不在於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或奇幻的願望。雖然祂的奇跡是這麼明顯,但耶穌仍被某些人拒絕,甚至被人指控祂藉魔鬼的能力行奇跡。

549. 耶穌把一些人由飢餓、不義、疾病和死亡的人世痛苦中拯救出來,藉此展示了默西亞的徵兆;但祂並非來消除此世的所有痛苦 ,而是把人類從更大的奴役,即罪惡的奴役中,拯救出來,因為罪惡妨礙他們作為天主子女的召叫,並造成世上種種的奴役。

550. 天國的來臨挫敗了撒殫的王國:「如果我仗賴天主的神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瑪 12:28)。耶穌藉驅魔使一些人擺脫了魔鬼的控制,提前了耶穌對「這世界元首」(若 12:31)的偉大勝利。天主的國將藉著基督的十字架而正式建立:「天主已在十字架上為王」。

「天國的鑰匙天國的鑰匙」

551. 耶穌開始公開生活的時候,就簡選了十二個人同祂一起,參與祂的使命;祂使他們分享自己的權力,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路 9:2)。他們常與基督的國聯合一起,因為基督透過他們領導教會:

我將王權給你們預備下,正如我父給我預備了一樣,為使你們在我的國裡,一同在我的筵席上吃喝,並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 (路 22:29-30)。

552. 在十二個宗徒中,伯多祿佔首位,耶穌交給了他獨特的使命。藉著聖父的啟示,伯多祿宣認說:「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於是主對他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瑪 16:18)。基督「活石」(伯前 2:4),確保祂奠基於伯多祿的教會將戰勝死亡的權勢。伯多祿由於他所宣認的信仰,成為教會不可動搖的基石。他領有保持信仰完整和堅固自己弟兄的使命。

553. 耶穌交給了伯多祿一項特殊的權力:「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 16:19)。「掌鑰的權能」是指治理天主之家,即教會的權力。「善牧」(若 10:11)耶穌在復活後,確定了此項任務:「你牧放我的羊群」(若 21:15-17)。「束縛和釋放」的能力,是指他有權赦免罪過、宣布有關教義的見解及作出教會內有關紀律的決定。耶穌透過宗徒們的職務交給了教會此項權力,尤其是透過伯多祿的職務,只有他一個人明確地受託管理天國的鑰匙。

天國的預嘗::耶穌顯聖容

554. 從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那天起,師傅耶穌「就開始向門徒們說明: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受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瑪 16:21)。伯多祿反對此項預告,其他的宗徒根本無法明白。就在這脈絡下,發生了耶穌顯聖容的奇事。在一座高山上,耶穌顯聖容於三位由祂揀選的証人: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耶穌的面容和衣服發出光芒,並有梅瑟和厄里亞顯現出來,談論「耶穌的去世,即祂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路 9:31)。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並有聲音從天上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祂!」(路 9:35)。

555. 耶穌只短暫地顯露了祂的聖容,以確定伯多祿所宣認的事。但同時也宣示了「為進入祂的光榮」(路 24:26),必須先經過耶路撒冷的十字架。梅瑟和厄里亞曾在山上見過天主的光榮;法律和先知曾預告默西亞的苦難。耶穌的苦難乃是父的旨意:子以天主僕人的身分去執行。雲彩是指聖神的臨在:「整個聖三都顯現了:父以聲音、子以人形、聖神以雲彩」:

拜占廷禮,顯聖容節的禮儀詩歌:

高山之巔,祢顯聖容,門徒目睹,既喜且驚,竭盡所能,默思爾榮。耶穌基督,天主聖言。爾後被釘,頓悟緣由,明白苦難,實祢自願。毅然宣誦,明告世人,祢是父光,照射四方。

556. 在開始公開生活前:受洗;在開始逾越節前:顯聖容。耶穌的受洗「顯示了我們第一次重生的奧跡:我們的洗禮」;而顯聖容則「是第二次重生的聖事:我們的復活」。從現在開始,我們已藉著在基督奧體的聖事內活動的聖神,參與主的復活。耶穌顯聖容使我們預嘗基督光榮的來臨,「祂要改變我們卑賤的身體,相似祂光榮的身體」(斐 3:21)。但也提醒我們,「必須經過許多苦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宗 14:22):

聖奧思定,《講道集》:當伯多祿渴望與基督留在山上時,還不明瞭此事。啊,伯多祿!這分福氣,基督是為你死後保留的。如今祂卻對你說:下去到世上勞碌,到世上服務,到世上被人侮辱和釘死。生命降下為被殺死,糧食降下為感受飢餓,道路降下為感到旅途辛勞,泉源降下為感受口渴,而你竟拒絕受苦嗎?

耶穌上耶路撒冷

557.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路 9:51)。這項決定顯示祂上耶路撒冷準備受死。祂三次宣布了祂的苦難和復活。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時,祂說:「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路 13:33)。

558. 耶穌提及了在耶路撒冷殉道的先知們,但仍不停地呼籲耶路撒冷回歸到祂那裡去:「耶路撒冷!……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雞把自己的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卻不願意」(瑪 23:37b)。當祂望見耶路撒冷時,祂哀哭那城,再次表達了祂心中的願望說:「恨不得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路 19:41-42)。

耶穌以默西亞身分進耶路撒冷

559. 耶路撒冷如何迎接自己的默西亞呢?耶穌幾番拒絕了人民想立祂為王的企圖後,祂選擇了時間,詳細地準備以默西亞身分進入「祂祖先達味」 (路 1:32)的京城。人們歡呼祂為帶來救恩的達味之子(「賀三納」解作「啊,請救我們吧!」,「請給我們救恩!」)。如今,「光榮的君王」(詠 24:7-10)騎著一匹驢駒進入自己的城:祂沒有用詭計和暴力,而是用那為真理作証的謙遜去征服熙雍的女子──祂教會的象徵。為此,那天祂王國的子民就是孩童和「天主的窮人」,他們就像天使們向牧人們所宣告的一般向祂歡呼。他們的歡呼聲:「因上主的名而來的,應受讚頌」(詠 118:26),被教會用在感恩祭禮儀的「聖,聖,聖!」中,作為紀念主逾越的序幕。

560. 耶穌榮進耶路撒冷顯示出天國的來臨,這是君王默西亞即將以自己死亡和復活的逾越去實現的王國。教會在聖枝主日藉著慶祝耶穌榮進耶路撒冷,開始偉大的聖週。

撮要

561. 「基督一生是持續不斷的訓誨:祂的靜默、祂的奇跡、祂的舉止、祂的祈禱、祂對人類的慈愛、祂對幼童和窮人的偏愛、祂為救贖世界而在十字架上甘心作出的自我犧牲,以及祂的復活,都實現祂的話並完成祂的啟示」。

562.基督的門徒必須肖似祂,直到基督在他們內形成。「為此我們被納入祂生活的奧跡內,效法祂,歸於祂的死亡和復活,直到與祂共享勝利」。
563.不論牧童或賢士,由於他們跪在白冷馬槽前,並朝拜那隱藏在軟弱嬰兒身上的天主,才能在現世遇見天主。
564.耶穌藉著對瑪利亞和若瑟的服從,及長期在納匝肋的那種卑微工作,給我們樹立在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聖德榜樣。
565.耶穌從祂公開生活開始,在受洗時,就是整個獻身於救贖工程的「僕人」,這工程將藉祂苦難的「洗禮」而完成。
566.在曠野中所受的誘惑,顯示耶穌──謙卑的默西亞,藉著完全順從天父的救恩計劃,而戰勝撒殫。

567. 基督在世上已為天國揭開序幕,「天國清楚地由基督的言行及臨現昭示給人們」。教會就是這天國的幼芽和開端,它的鑰匙交由聖伯多祿保管。

568. 耶穌顯聖容的目的,是鞏固宗徒們的信德以面對苦難:登上「高山」是為準備登上加爾瓦略山。基督──教會之。
569.耶穌雖知道為了罪人的重大叛逆要接受殘酷的死亡,但仍心甘情願地上耶路撒冷去。

570.耶穌榮進耶路撒冷,顯示君王默西亞神國的來臨;祂被兒童和心謙的人迎進祂的京城後,準備以自己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跡來實現此神國。

第四條

「耶穌基督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 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被安葬」

571. 基督的十字架及復活的逾越奧跡,是宗徒們及後世教會應向世界宣揚的喜 訊之核心。天主的救恩計劃,藉著祂聖子耶穌基督的贖罪死亡,「一次 而永遠地」完成了。

572. 教會忠於耶穌在其逾越節前後對「全部經書所作的解釋」:「默西亞不是 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祂的光榮嗎?」(路 24:26-27,44-45)耶穌的苦難 採取具體的歷史性形態,由於祂曾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谷 8:31),他們把祂「交給外邦人戲弄、鞭打及釘死」(瑪 20:19)。

573. 因此, 信仰能設法探討福音書所忠實傳遞的,耶穌死亡的情形,並靠其 他歷史資料予以証明,這樣能進一步地了解救贖的意義。

第一節 耶穌和以色列

574. 在耶穌的公開活動初期,一些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聯同一些司祭和經師,就已商討要除掉祂。耶穌因了某些行為(驅魔、赦罪、安息日治病、對法律潔與不潔的誡條所作的獨特解釋,與稅吏、公開與罪人的交往),曾被居心不良的人懷疑為附魔者。祂被指控:說褻瀆的話與做假先知,這些宗教罪行,按照法律本該處以用石頭砸死之刑。
575. 因此,為一般的天主子民(若7:48-49),尤其為耶路撒冷的宗教首長,即若望福音所多次稱呼的「猶太人」,耶穌的許多言行是一個「反對的記號」(路2:34)。當然,祂跟法利塞人的關係並非只是爭辯性的;有些法利塞人叫祂提防可能發生的危險。耶穌稱讚了一些法利塞人,例如谷十二章三十四節所記載的經師,並多次在法利塞人的家中吃飯。耶穌肯定了由這些天主子民的宗教優秀分子所認同的道理:如死人的復活,虔誠的方式(施捨、祈禱和禁食),視天主為父親的習慣,以及愛主愛人誡命的重要性。
576. 在許多以色列人的眼中,耶穌的行動好像反對選民下列的基本制度:
──須遵守法律書明文規定的一切誡命,此外,對法利塞人來說,還加上其口傳的解釋。
──耶路撒冷聖殿的主要特色,是它被視為天主以超越方式寓居的神聖地方。
──信奉唯一的天主,無人可分享祂的光榮。
一、耶穌與法律
577. 耶穌在山中聖訓的開始,在新盟約恩寵的光照下,講解西乃山上天主於第一次盟約中所頒布的法律時,作了鄭重的聲明:
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畫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所以,誰若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也這樣教訓人,在天國裡,他將稱為最小的;但誰若實行,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裡將稱為大的(瑪5:17-19)。
578. 因此,以色列的默西亞──耶穌,既是天國中最大的,按照祂自己所說的話,就應該全面地遵守法律,連最小的誡命也不例外。祂也是唯一可以做到此事的人。猶太人自認從未能夠遵守全部法律,因為難免會違反最小的誡命。因此,每年的贖罪節,以色列子民都為了自己違反法律而向天主求恕。事實上,法律構成了一個整體,就如聖雅各伯所說的:「誰若遵守全部法律,但只觸犯了一條,就算是全犯了」(雅2:10)。
579. 這項不但照字面、而且按精神去遵守全部法律的原則,原是法利塞人所珍視的。他們在以色列中提出了這個原則,促使耶穌時代的許多猶太人,懷有極大的宗教熱忱。而這熱忱,若不淪為一種詭辯的「偽善」 能準備人民接受那前所未聞的天主的干預,就是將由唯一的義者,替所有罪人完全地遵守法律。
580. 圓滿地完成法律,只能是那位神聖立法者之工作,祂就是生於法律管轄下的天主子。在耶穌身上,法律不再是刻在石版上,而是寫在祂作為僕人的「心頭上」(耶31:33),祂「忠實地傳報真道」(依42:3),藉此,成了「人民的盟約」(依42:6)。耶穌完成法律,甚至承受了「法律的咒罵」(迦3:13),這咒罵是由那些「不持守律書上所記載的一切」的人(迦3:10)惹來的;因為基督的死亡,是為「補贖在先前盟約之下所犯的罪過」(希9:15)。
581. 耶穌被猶太人和他們的精神領袖,視為「拉比」(師傅)。很多次,祂提出一些有關猶太拉比解釋法律方面的辯論。但同時祂又不能不與法律學士衝突;因為,祂並不滿足於提出與他們一樣的解釋:「因為祂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的人,不像他們的經師」(瑪7:28-29)。在祂身上,一如在西乃山上,有同樣的天主聖言發出,這聖言在西乃山上使梅瑟書寫法律,並在真福山上再次被人聽到。它並不廢除法律,而是使它完成,以屬神方式給予它最後的解釋:「你們一向聽過對古人說……我卻對你們說」(瑪5:33-34)。耶穌用這同樣的天主的權威,否定了法利塞人「人的傳統」(谷7:8),因它們「廢棄了天主的話」(谷7:13)。
582. 此外,耶穌也完成有關食物潔淨與否的法律,這對猶太人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耶穌以屬神的解釋揭露它的「教育」意義:「凡從外面進入人內的,不能使人污穢……這是說一切食物都是潔淨的……凡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使人污穢。因為從裡面,從人心裡出來的是些惡念」(谷7:18-21)。耶穌以屬神的權威,決定性地解釋法律,往往會與某些法學士衝突。雖然祂用一些屬神的徵兆,來証明祂的解釋,但他們並不接受祂的解釋。這點在有關安息日的問題上尤為顯著:耶穌多次應用經師的辯論方法,說明祂為事奉天主、為服務近人所做的治病工作,並不觸犯安息日的規定。
二、耶穌與聖殿
583. 耶穌一如在祂以前的先知們,對耶路撒冷的聖殿顯示了最深切的尊重。祂誕生後四十天,被若瑟和瑪利亞呈獻於聖殿(路2:22-39)。祂十二歲時,決定留在聖殿裡,為提醒父母,祂必須從事祂父的工作。祂在隱居生活中,每年,至少為過逾越節,都上耶路撒冷去。就連在祂的公開傳教生活中,為過猶太人的大慶節而定期去耶路撒冷。
584. 耶穌前往聖殿,作為與天主相遇的特選地方。對祂來說,聖殿是祂天父的住所,祈禱的地方,祂看見殿院成了商場,便大發義怒。祂把商人由聖殿裡驅逐出去,是因為受了對天父妒愛的催促:「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門徒們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我對禰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詠69:10)」(若2:16-17)。在祂復活後,宗徒們仍對聖殿保持著宗教上的尊崇。
585. 然而耶穌受難之始,曾宣布這座美妙的建築物將被毀滅,竟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這裡是在宣告最後時期的一個記號,祂將以自己的逾越揭開最後時期的序幕。但當祂受大司祭審問時,這預言被假見証歪曲地引用,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又作為侮辱祂的笑柄。
586. 耶穌從未敵視過聖殿,祂曾在那裡講過主要道理,而且還願意聯同伯多祿一起繳納殿稅,而伯多祿是祂所立的教會的基石。更進一步,祂把自己視同聖殿,視作天主在人間的永久住所。為此,祂身體的被殺,就是宣告聖殿的毀滅,這毀滅顯示救恩史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到了時候,你們不在這座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若4:21)。
三、耶穌與以色列對唯一天主和救世主的信仰
587. 法律和耶路撒冷聖殿,固然能夠成為以色列宗教首領「反對」耶穌的機會,然而為這些人來說,真正的絆腳石卻是祂在贖罪上的角色,贖罪是天主的至高工程。
588. 耶穌親切地與稅吏和罪人吃飯,一如對法利塞人一樣,這使法利塞人甚為反感。針對那些「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路18:9)法利塞人,耶穌聲明說:「我不是來召叫義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5:32)。而且祂還向法利塞人進一步強調,由於罪惡那麼普遍,那些自以為不需要救恩的人,已成了看不見自己的瞎子。
589. 最令法利塞人反感的,是耶穌將祂善待罪人的慈悲視為天主自己對罪人的態度。祂甚至使人明白,與罪人們同桌共席 ,是要讓罪人參與默西亞的宴席。不過,尤其耶穌在赦免人罪的時候,祂使以色列的宗教首長處於進退維谷的困境。他們在震驚中,不是恰當地說過:只有天主才能赦罪嗎?耶穌既然赦罪,或是祂說了褻瀆的話,因為祂只是人,卻自稱與天主平等;或是祂說了實話,而親身使天主的名字臨現和顯示出來。
590. 只有耶穌的天主身分才能解釋下面如此的絕對要求:「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瑪12:30);同樣,當祂說到:「這裡有一位大於約納的……這裡有一位大於撒羅滿的」(瑪12:41-42),「這裡有比聖殿更大的」(瑪12:6)時;或當祂談到自己,提及達味稱默西亞為自己的主時,及當祂說:「在亞巴郎出現以前,我就有」(若8:58);祂甚至說:「我與父原是一體」(若10:30)。
591. 耶穌要求耶路撒冷的宗教首長們,要因祂所完成的父的工程而相信祂。然而這樣的信德行為,必須在天主恩寵的吸引下 經過奧秘的自我死亡而「由上重生」(若3:7) 才能產生。這樣一個皈依的要求,面對著許諾如此不可思議的完成,可使人明白猶太公議會對耶穌的悲劇性的誤會,而認為祂是褻聖者,應受死刑。它的成員這樣作,是出於「無知」和「硬著心」(谷3:5; 羅11:25)的「不信」 (羅11:20)。
撮要
592. 耶穌並未廢除西乃山的法律,而是使它完成。祂這麼圓滿地完成它,以致揭露它的終極意義及補贖觸犯法律的罪過。
593. 耶穌尊重聖殿,在猶太人的節日中去聖殿朝聖,祂用一種妒愛愛了這座天主在人間的住所。聖殿是祂奧跡的預象,祂曾預言聖殿的毀滅,以顯示祂本身的被殺及救恩史的新紀元的開始,那時祂的身體將是最後的聖殿。
594. 耶穌所完成的行動,如赦免罪過,顯示出祂自己就是救世主、天主。某些猶太人不承認祂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只看祂是「一個把自己當作天主的人」(若10:33),便斷定祂是一個褻聖者。
第二節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一、耶穌受審
猶太當局對耶穌不同的看法
595. 在耶路撒冷的宗教首領中,不祇是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或顯要阿黎瑪特雅人若瑟,暗中作了耶穌的門徒,而且為了耶穌的緣故,在首領中長期地存有不同的意見,以致在耶穌受難前夕,聖若望能說,在首領中,「仍有許多人信從了祂」,縱使其方式很不完善(若12:42) 。此事毫不令人驚奇,只要想到五旬節翌日,「司祭中也有許多人,服從了信仰」(宗6:7) ,而且「有幾個法利塞黨人也信了」(宗15:5),以致聖雅各伯對聖保祿說:「在信教的猶太人中盈千累萬,都是熱愛法律的人」(宗21:20)。
596. 耶路撒冷的宗教首領對於耶穌所持的態度並不一致。法利塞人曾經威脅那些跟隨祂的人將被逐出會堂。對那些害怕「眾人都會信從祂,羅馬人必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要除掉」(若11:48) 的人,大司祭蓋法提議並預言說:「寧可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若11:49-50)。公議會以耶穌是褻聖者的罪名,宣布祂「該死」(瑪26:66) ,但公議會由於失去了處死的權力,所以把耶穌交給了羅馬人,控告祂政治叛亂 ,如此祂與被控「造反」的巴辣巴(路23:19)被置於同等地位。大司祭向比拉多所施的恫嚇,也屬於政治性的,就是要他定耶穌死罪。
耶穌的死亡不能歸咎全體猶太人
597. 福音所敘述的耶穌及其受審過程確有其歷史的複雜性,只有天主才知道與此案有關的人(猶達斯、公議會、比拉多)的個人罪咎。縱使受人操縱的群眾曾呼喊,宗徒在聖神降臨後勸人悔改時也作全面的指責,但我們還不能把責任歸咎耶路撒冷的全部猶太人,因為耶穌自己曾在十字架上寬恕了他們;伯多祿效法了祂,承認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以及他們首領的「無知」(宗3:17)。我們更不能由民眾的呼聲:「祂的血歸在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瑪27:25) (它只是一種認可的格式),而在時空上把責任擴展至其他的猶太人身上:
教會很恰當地在梵二大公會議中宣布:「他們在基督受難時所犯的過錯,不應毫無辨別地歸咎於當時生活的全體猶太人,也不可責怪今日的猶太人……不應將猶太人視作被天主遺棄或被詛咒的,就好像這事出自聖經」。
所有的罪人造成基督的苦難
598. 教會在其信仰的訓導及聖人的見証中,從未忘卻「每個罪人確實是使神聖救主受苦受難的兇手和刑具」。想到我們的罪觸犯基督本人,教會毫不猶豫地把耶穌苦難的最嚴重責任歸咎於基督徒,而基督徒卻往往把此責任完全推給猶太人:
我們應把那些繼續再次失足犯罪的人,視為犯了這種嚴重過失的人。因為是我們的罪使基督受十字架的苦刑,那些沉溺於邪惡的人,無疑地是「重新在心內釘天主子在十字架上,並凌辱祂,因為祂在他們心中」,我們該承認,在此情況下,我們的罪較諸猶太人的罪更嚴重,因為保祿曾為他們作証說:「如果他們認識了,決不至將光榮的主釘在十字架上」(格前2:8)。反之,我們基督徒雖承認自己認識祂,但當我們以行為否認祂時,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耶穌身上下毒手。
也不是魔鬼釘耶穌在十字架上,而是你和魔鬼一起釘死祂,而且當你沈迷於惡習和罪惡時,你再次釘死祂。
二、在天主救恩計畫中基督救贖性的死亡
「按天主預定的計畫耶穌被交付」
599. 耶穌的慘死並非環境不幸的巧合的偶然結果。它屬於天主計畫的奧秘,正如聖伯多祿在五旬節第一次講道中,向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所解釋的:「祂照天主已定的計畫和預知,被交付了」(宗2:23)。聖經的這句話,並不表示那些「交付耶穌」(宗3:13)的人,只是天主預先寫好的劇本的消極執行者。
600. 時間的每一刻都真真實實地呈現在天主面前。所以祂「預定」自己的永遠計畫時,也包括每人對祂恩寵的自由回應:「實在,黑落德和般雀比拉多,與異民和以色列人聚集在這座城內,反對禰的聖僕人耶穌,反對禰的受傅者,實行了禰的手和計畫所預定要成就的事」(宗4:27-28)。天主允許了他們的盲目行為,以完成祂救恩的計畫。
「按聖經所載祂為我們的罪而死」
601. 天主透過義者僕人之死的這項救恩計畫,曾預先在聖經上被宣布為救贖普世的奧跡,即是解救人類脫離罪惡奴役的奧跡聖保祿在一次信仰的宣認中,聲稱他曾「領受了」此項訊息,即「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格前15:3)。耶穌的贖罪死亡特別應驗了受苦僕人的預言,耶穌自己也在受苦僕人的光照下,去解釋祂生命和死亡的意義。祂復活後,把聖經的這項解釋教導厄瑪烏的門徒,然後也教導宗徒。
「天主使祂替我們成了罪人」
602. 因此,聖伯多祿能在天主的救恩計畫內寫出宗徒的信仰:「該知道:你們不是用能朽壞的金銀等物,由你們祖傳的虛妄生活中被贖出來的,而是用寶血,即無玷無瑕的羔羊基督的寶血。祂固然在創世以前就被預定了的,但在這最末的時期為了你們才出現」(伯前1:18-20)。隨原罪而來的人類罪惡,受到了死亡的制裁。天主派遣自己聖子取了奴僕的形體,即是那因罪惡而墮落及被註定要死的人類形體,「天主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祂內成為天主的正義」(格後5:21)。
603. 從未有人指責耶穌犯過罪,耶穌說:「你們中誰能指証我有罪」,但在祂常與父契合的救贖之愛中,祂接受我們因罪遠離天主的處境,致使祂能以我們的名義在十字架上說道:「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禰為甚麼捨棄了我?」 (谷15:34; 詠22:2)。由於祂跟我們罪人如此團結一致,「天主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了」(羅8:32),為使我們「因著祂聖子的死,得與天主和好」(羅5:10)。
天主主動地顯示祂救贖普世人類的愛
604. 天主為了我們的罪而把自己的兒子交出時,顯示了祂對我們的計畫是一項慈愛的計畫,先於我們的任何功績。「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祂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若一4:10)。「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証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羅5:8)。
605. 這愛不是排斥性的,耶穌在亡羊比喻的結論中說過:「同樣,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決不是你們在天之父的意願」(瑪18:14)。祂強調「交出自己的生命,是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 ;這「大眾」一詞並不表示有所限制,只是把整個人類與捨生救他們的唯一救贖者相對而已。教會追隨宗徒們的訓誨而宣認,基督為所有人而死,沒有一個例外,「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沒有一個人,基督沒有為他受過苦的」。
三、基督為我們的罪將自己奉獻給天父
基督將整個生命奉獻給天父
606. 天主子「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祂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祂來者的旨意」(若6:38),「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看,我已來到……天主,我來為承行禰的旨意……我們就是因這旨意,藉耶穌基督的身體,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得到了聖化」(希10:5-10)。聖子在降生之初,就把天主的救恩計畫納入自己的救贖使命中:「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完成祂的工程」 (若4:34)。
607. 耶穌為「全世界的罪」(若一2:2) 而作的贖罪祭,是祂跟聖父共融之愛的表現:「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若10:17),並且「為叫世界知道我愛父,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若14:31)。
608. 這種遵從天父贖世慈愛計畫的願望, 激勵著耶穌整個的生活,因為祂那贖罪的苦難正是祂降生的理由:「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吧!但正是為此,我才到了這時辰」(若12:27)。「父賜給我的杯,我豈能不喝嗎?」(若18:11)。而且當祂被釘十字架上,在一切完成之前,祂還說:「我渴」(若19:28)。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609. 若翰答應在罪人中為耶穌施洗後,便望著祂,指出祂是「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1:29)這樣,他顯示耶穌也是那默默地被人牽去宰殺、承擔大眾罪過的受苦僕人;逾越節羔羊是第一次逾越節使以色列民得救的象徵。基督的一生都表達祂的這項使命:「服事人類,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5)。
耶穌自由地擁抱父的救贖之愛
610. 耶穌在其人性的內心深處,由於懷有天父對人的愛,祂就「愛他們到底」(若13:1),「因為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這樣,在祂的苦難和死亡中,祂的人性成了天主之愛的自由和完美工具,這是天主願意人得救的愛。事實上,為了愛天父和愛天父所願拯救的人類,祂自由地接受了祂的苦難和死亡:「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若10:18)。由此耶穌自由地走向死亡的時候,顯示出天主子的至高自由。
耶穌在最後晚餐中預先自由地奉獻祂的生命
611.耶穌甘願自我奉獻的至高表現,就是在「祂被交付的那一夜」(格前11:23),當祂與十二位宗徒吃晚餐的時候所作的:耶穌在受難前夕,當祂還是自由的時候,就把這與宗徒們共進的最後晚餐,作為祂甘願自獻於父,以拯救人類的紀念:「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交付的」(路22:19)。「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瑪26:28)。
612. 祂在這時所建立的聖體聖事,將是祂祭獻的「紀念」。耶穌也將宗徒們包括在祂的奉獻中,並要求他們,把這祭獻持續下去 。藉此,耶穌把自己的宗徒們建立為新約的司祭:「我為他們祝聖我自己,為叫他們也因真理而被祝聖」(若17:19)。
山園祈禱
612. 耶穌在最後晚餐自我奉獻時所預嘗的新約之杯,稍後在山園祈禱時從父的手中接受下來, 使自己「聽命至死」(斐2:8)耶穌祈求說:「我父!若是可能,就讓這杯離開我吧!」(瑪26:39)。祂藉此表達了祂人性對死亡所懷的恐懼,因為祂的人性一如我們的人性,原是註定為承受永生的。 此外,祂的人性與我們的人性不同之處,是前者完全免於罪惡,而罪則是死亡的成因;但最重要的,耶穌的人性是被「生活的」(默1:17)「生命之源」(宗3:15)的天主性的位格所攝取。耶穌藉人性意願去承行天父的意願,接受了祂贖罪性的死亡,為的是「在祂身上,親自承擔我們的罪過,而上了木架」(伯前2:24)。
基督的死是唯一和決定性的祭獻
613. 基督的死是逾越祭獻,藉此「除免世罪的羔羊」(若1:29)完成了人類決定性的救贖,它又是使人與天主重新共融的新約祭獻,藉那「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瑪26:28)的血,使人與天主重歸於好。
614. 基督的這個祭獻是唯一的:它完成及超越一切其他的祭獻 它首先是天主父自己的恩賜:是父把自己的兒子交出,為使我們與祂重修舊好。這祭獻同時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的奉獻,祂自願地並為了愛情,藉著聖神奉獻自己的生命予聖父,為賠補我們的抗命行為。
耶穌以祂的服從代替我們的抗命
615. 「正如因一個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個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羅5:19)。耶穌服從至死,藉此完成了受苦僕人對他人罪過的承擔,祂「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贖罪祭」並「承擔大眾的罪過,使多人成義,因為祂承擔了他們的罪過」。耶穌賠補了我們的過錯並為我們的罪向父作了賠償。
耶穌在十字架上完成祂的祭獻
616. 是基督那「愛到底」(若13:1)的愛,給予祂的祭獻以救贖、賠補、贖罪、和補償的價值。祂在奉獻自己的性命時,認識和愛了我們眾人。「基督的愛催迫著我們,因我們曾如此斷定,既然一個人替眾人死了,那麼眾人就都死了」(格後5:14)。無論甚麼人,即使是最聖的,也不能承擔眾人的罪過,並為所有人自作祭獻。唯有在基督身上的天主子位格──既超越又包含眾人,且使祂成為人類的元首──才能為所有人作出救贖的祭獻。
617. 特倫多大公會議教導說:「祂那在木架上的極其神聖的苦難,為我們賺得了成義」,並強調基督祭獻作為「永遠救恩之源」(希5:9) 的唯一特色。而教會在尊崇十字架時,唱道:「萬福,十字聖架,唯一的希望!」。
我們參與基督的祭獻
618. 十字架是基督的唯一祭獻,基督是「天主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弟前2:5)。但因天主子降生成人,「在某種程度上,與每個人結合在一起」。「聖神給眾人提供參加逾越奧跡的可能性,但其方式只有天主知道」。基督叫自己的門徒們背起他們的十字架跟隨祂,因為祂為我們受了苦,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追隨祂的足跡。事實上,祂願那些首先受惠者也參與祂的贖罪祭獻。此事以最完美的方式在祂的母親身上完成,她比任何人都更密切地與基督救贖的苦難奧跡相連。
十字架以外,沒有其他上天之梯。
撮要
619. 「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格前15:3)。
620. 我們的救贖來自天主對我們主動的愛,因為「是祂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若一4:10)。「原來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與天主和好」(格後5:19)。
621. 耶穌為救我們而甘願犧牲了自己。在最後晚餐中,祂預先表達及實現了此項犧牲:「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路22:19)。
622. 基督的救贖在於此:祂「來……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就是「愛祂自己的人到底」(若13:1) ,為把他們「由他們祖傳的虛妄生活中救贖出來」(伯前1:18)。
623. 耶穌藉服從父,「甚至死在十字架上」(斐2:8)的那種愛,完成了受苦僕人的贖罪使命,使許多人成義,因為祂承擔了他們的罪過。
第三節 耶穌基督被埋葬
624. 「這原是出於天主的恩寵,使祂為每個人嘗到死味」(希2:9)。天主在祂的救恩計畫中,安排了祂的兒子,不但「為我們的罪死了」(格前15:3),而且也「嘗到死味」,就是在祂於十字架上斷氣及復活之間的那段時期經驗死亡,靈魂與肉身分離的處境,基督死後的情況就是埋葬和下降陰府的奧跡。這就是聖週六紀念的奧跡,基督被安放在墓穴裡,顯示天主在完成人類的救恩,給宇宙帶來和平後,進入「第七日」偉大的安息中。
基督的身體留在墓中
625. 基督在墓中的逗留,構成了兩個狀態的真實聯繫,一是逾越前的能受苦狀態,另一個是復活後現有的光榮狀態。這同一位「生活者」可以這樣說:「我曾死過,可是我如今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默1:18)。
天主子並沒有阻止死亡把靈魂與身體分離,一如自然界所發生的,但祂以復活把兩者重新結合起來,為的是在祂身上,成為死亡與生命的相遇,阻止在祂身上產生死亡的自然分解,而祂自己則成為那分離部分重新結合的根源。
626. 由於曾被殺害的「生命之原」就是同一位「死而復活的生活者」,天主子的屬神位格必須繼續攝取祂那因死亡而分開的靈魂與肉體:
事實上,在基督死亡時,靈魂曾與肉身分離,但獨一的位格並未因此被分為兩個,因為基督的肉身和靈魂,一開始就以同等地位存在於聖言的位格上;故在死亡時,雖然兩者分離,但仍各自留在聖言的同樣和唯一的位格中。
「禰絕不讓禰的聖者見到腐朽」
627. 基督的死亡是真實的死亡,因為它結束了祂的塵世生活。但由於祂的肉身跟聖子位格的結合,並未受到其他屍體一般的遭遇,因為「天主的能力使基督的肉體免遭腐朽」。對於基督可以同時說:「祂從活人的地上被剪除」(依53:8),並說:「我的肉軀無憂安眠,因為禰絕不會將我遺棄在陰府,禰也絕不讓禰的聖者見到腐朽」(詠16:9-10)。耶穌「第三天」(格前15:4; 路24:46)復活就可証明此點,因為一般相信由第四天起,屍體會開始腐爛。
「與基督同葬」
628. 聖洗的原始和圓滿的標記是浸水,它有效地表示基督徒進入墳墓,與基督死於罪惡,以獲得新生:「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羅6:4)。
撮要
629. 耶穌為造福每個人而嘗到了死亡的滋味 ,死而被埋葬的那一位確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
630. 在基督被埋在墓中的期間,祂天主性的位格仍繼續統攝著被死亡所分離的靈魂和肉身。為此,基督死後的身體,卻「沒有見到腐朽」(宗13:37)。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五條「耶穌基督下降陰府,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

631. 耶穌曾下降到地下的陰府:「那下降的,正是上升的那一位」(弗 4:10)。宗徒信經在同一信仰條文內,宣認基督下降陰府及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因為在祂的逾越中,祂使生命從死亡的深淵裡湧出來:

《羅馬彌撒經書》,逾越節守夜,「逾越頌」:

祢的聖子、基督,
由陰府中再升起,
向人類大放寧靜的光明,祂永生永王。阿們。

第一節 基督下降陰府

632. 新約曾多次聲明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宗 3:15;羅 8:11;格前 15:20),這假設祂在復活之前,曾逗留在死者的居所。這是宗徒的宣講給予耶穌下降陰府的首要意義:耶穌像眾人一樣認識了死亡,並以祂的靈魂抵達了死者的居所,與他們相遇。然而祂是以救主的身分下去,向那些被拘禁在陰府中的靈魂傳報喜訊

633. 基督死後所降到的死者的居所,聖經稱之為陰府、Shéol Hadès,因為在那裡居住的人不能見到天主。原來在等待救贖者期間,這是所有死者的命運,無論他是壞人或義人;但這不表示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正如耶穌在「被送到亞巴郎懷中」的貧窮拉匝祿比喻中所闡明的。「正是這些義人靈魂,他們在亞巴郎懷中期待他們的解救者,並要由下降陰府的耶穌所解救」耶穌下降陰府,並非為救那些下地獄的人,也非為毀滅地獄而是為拯救那些先祂而去世的義人。

634. 「同樣也給死者宣講了這福音……」(伯前 4:6)。下降陰府使救恩的福音宣布達至圓滿境界。它是耶穌默西亞使命的最後階段,這階段在時間上是濃縮的,但其真實意義卻無限廣闊,把救贖工程伸展至所有時代和地區的人,因為所有得救的人都有分於祂的救贖。

635. 所以,基督下降到死亡的深淵,為使死者聽到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從的,就必生存。身為「生命之原」(宗 3:15)的耶穌,「毀滅了那握有死亡的權勢者──魔鬼,並解救那些因死亡的恐怖,一生當奴隸的人」 (希 2:14-15)。如今,復活的基督,「持有死亡和陰府的鑰匙」(默 1:18),「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斐 2:10)。

《古代聖週六的講道詞》;《時辰頌禱禮》,聖週六誦讀:今日大地一片寂靜,萬籟無聲,一片荒涼。萬籟無聲,因為君王睡著了;大地寂靜顫慄,因為天主在肉軀內安眠,而喊醒了從古以來的長眠者……祂去找尋原祖亞當,好像找尋亡羊一般。祂願意去訪問那些處於黑暗中,坐於死影下的人們。天主及其聖子,去把被俘的亞當和厄娃,從痛苦中解救出來……「我是你的天主,我為了你做了你的子孫。你這睡眠者,醒來吧!因為我之所以造生你,不是要你久居陰府。從死者中復活起來吧!我是死者的生命」。

撮要
636.信經說「耶穌下降陰府」,乃宣認耶穌確曾死亡,並且是為我們而死,祂藉此死亡戰勝了死亡和「握有死亡權勢的」魔鬼 (希 2:14)。
637.基督死後,聯同與天主性位格結合的靈魂降到死者的居所,給那些先祂而去的義人們開啟了天門。

第二節 基督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

638. 「我們現今也給你們報告喜訊:就是那向祖先所應許的恩許,天主已給我們作他們子孫的完成了,叫耶穌復活了」(宗 13:32-33)。耶穌復活是我們對基督信仰的至高真理,初期基督徒團體相信這是主要的真理,並以此而生活,聖傳視此為基本真理而傳遞下去;此真理由新約的文件予以確定,作為與十字架一起的逾越奧跡的主要部分去宣講:

拜占廷禮,逾越節禮儀詩節:

基督自死者中復活,以祂的死亡戰勝了死亡,把生命賜予死者。

一、歷史性和超越性的事件

639. 基督復活的奧跡是一件真實的事件,它有歷史可尋的跡象,如同新約所証實的。早在公元 56年期間,聖保祿已能給格林多的基督徒寫道:「我當日把我所領受而又傳授給你們的,其中首要的是: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被埋葬了,且照經上記載的,第三天復活了,並顯現給刻法,以後顯現給那十二位」(格前 15:3-4)。這裡,聖保祿談及他在大馬士革歸化後,所聽到的有關復活的生活的傳授 (tradition)。

空墓

640. 「你們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了,祂己復活了」(路路 6)。在有關逾越事件的範圍中,所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空墓。這事本身並非一個直接的証據,因為基督的身體不在墓中可能有其他的解釋。話雖如此,空墓為眾人卻構成了一個重要的標記。門徒們對它的發現乃邁向承認復活事跡的第一步。首先是熱心婦女們 、接著伯多祿也發現了空墓。「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若 20:2)肯定說:「進了空的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若 20:6),「一看見就相信了」(若 20:8)。這預設他曾証實過空墓當時的情形,認為耶穌遺體不在墓中,不可能有人從中故弄玄虛;而耶穌也不只像拉匝祿那般,只是回復了塵世生活而已。

復活基督的顯現

641. 最先遇見復活的基督的, 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和熱心的婦女們,她們在聖週五的傍晚,前去傅抹了耶穌的遺體,當時由於安息日的來臨,祂的遺體便於聖週五傍晚匆匆被埋葬。因此,婦女們是首先向宗徒們報告基督復活的使者。耶穌稍後才向他們顯現,首先向伯多祿,然後向十二宗徒。伯多祿奉召要鞏固其他弟兄的信德,故比其他宗徒先看到復活的基督,而且就是根據他的見証,團體可以喊道:「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路 24:34,36)。

642. 所有在逾越節那幾天所發生的事,要求每個宗徒,尤其是伯多祿,建立由逾越節早上所開始的新紀元。作為復活基督的見証,他們一直是建立祂教會的基石。首批信徒團體的信仰,建基於具體的、為基督徒所認識的、而且大部分仍生活在他們中間的人的見証上。基督復活的這些証人,首先是伯多祿和十二位宗徒,但不只是他們:保祿曾清楚地說過,除了顯現給雅各伯和眾宗徒外,耶穌還同一時間顯現給五百多位弟兄。

643. 面對這些見証,我們不能在物理秩序之外去解釋基督的復活,也不能否認它是一宗歷史的事件。這點可從以下的事實清楚得知,即門徒們的信仰是經過他們師傅所預告的苦難,和十字架上之死亡的徹底考驗 。苦難所引起的震驚是如此深刻,以致門徒們(至少其中幾個)不敢立刻相信復活的消息。福音並沒有向我們描述一個受了神秘意識的亢奮所攫住的團體,卻向我們講述了一群失落的、驚恐的門徒們,因為他們沒有相信那些由墳墓回來的熱心婦女,「婦女們的這些話,在他們看來,好像是無稽之談」(路 24:11)。當耶穌在逾越節晚上顯現給十一個宗徒時,曾「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祂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祂的人」(谷 16:14)。

644.即使面對著耶穌復活了的事實,門徒們依然有所懷疑,此事在他們看來是如此不可能,致使他們以為是見了鬼魂。「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路 24:41)。多默受了同樣懷疑的考驗,瑪竇將此事與耶穌在加里肋亞最後的一次顯現放在一起,指出當時「有人還心中疑惑」(瑪 28:17)。因此,將復活說成是宗徒們信仰 (或輕信)的「產物」,這假設是沒有根據的。反之,他們對復活的信仰,是在天主恩寵的推動下,來自耶穌復活事實的直接經驗。

645. 復活後的耶穌透過觸摸和一起用膳,與自己的門徒們建立了直接的關係。祂請他們辨認祂不是鬼神,尤其請他們查驗祂給他們呈現的復活後的身體,就是那曾受折磨和被釘的同一身體,因為仍帶著苦難的痕跡。然而這個原有及真實的身體,卻同時擁有光榮身體的新特性:它不再置身於時空,而能按自己的方式,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隨意臨現,因為祂的人性已不能再被扣留在地上,如今它只隸屬天父屬神的權下。也是為這緣故,復活的耶穌能絕對自由地照祂喜歡的去顯現:以園丁的形象或以其他為門徒們所熟悉的形象,都是為激發他們的信德。

646. 基督的復活並非恢復塵世的生活,像祂在逾越節前所行的復活奇跡那樣:如雅依洛的女兒、納因的青年,以及拉匝祿。這些都是奇妙的事跡,受惠的人因耶穌的能力,又回復「正常」的塵世生活。但到了某個時刻,他們又會重新死去。基督的復活本質上則完全不同,在祂復活的身體上,祂從死亡的狀態進入另一個超越時空的生命。耶穌的身體在復活時,充滿了聖神的德能;在祂的光榮中分享天主的生命,以致聖保祿說到基督時,能稱祂是「天上的人」。

復活是超越性的事件

647. 逾越節的「逾越頌」唱道:「啊,黑夜,只有你知道基督由陰府復活的時刻。」因為,沒有人是復活事件的目擊証人,也沒有聖史敘述此事。無人能說出具體上它是怎樣發生的。至於它最內在的要素:那通往另一生命的經歷,則更非五官所能察覺的。歷史事件可透過空墓的標記,和宗徒們與復活基督的相遇來確定;但在那些超越歷史的成分上,復活同樣地仍是信仰奧跡的核心。為此,復活的基督並不顯現給世界,而只顯現給自己的門徒們,即「顯現給同祂一起,從加里肋亞往耶路撒冷去的人;這些人就是現今在百姓前給祂作証的人」(宗 13:31)。

二、復活 ──── 聖三的工程

648. 基督復活是信仰的對象,因為它是天主親自投入創造和歷史中的一種超越的干預。在這件事上,天主聖三一起工作,同時又顯示各自的特色。此事是藉著聖父的能力而完成,祂「復活了」(宗 2:24)祂的兒子基督,這樣,祂完美地將其人性及其肉身融入在聖三中。耶穌「按至聖的神性,由於祂從死者中復活,已正式被立為具有大能的天主之子」(羅羅 4)。聖保祿強調藉聖神的工程而顯示的天主的德能,聖神復活了耶穌已死的人性,叫它進入上主光榮的境界。

649. 至於聖子,祂藉本身天主性的能力使自己復活。耶穌宣布人子必須受許多苦、死亡、然後復活(含有主動之意)。祂在別處清楚地聲明:「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 (若 10:17-18)。「我們相信……耶穌死了,也復活了」(得前 4:14)。靈魂和肉身仍結合在一起:「由於天主性體的單一性──它存在於人的兩個部分,這些部分又重新結合起來。這樣,死亡是因人組合部分的分離而產生,而復活則是因兩個分離部分的結合而完成」。

三、復活的救恩意義和重要性

651. 「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 15:14)。復活首先確認基督所行和所教的一切。所有的真理,甚至那人類理智最難領悟的都會找到解釋,因為基督藉復活決定性地証明祂天主性的權威,正如祂應許的。

652. 基督的復活,實現了舊約和耶穌自己生前所作的許諾。「正如聖經所載」這句話(格前 15:3-4及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是指基督的復活應驗了這些預言。

653. 耶穌天主性的真理,由祂的復活所証實。祂曾說過:「當你們高
耶穌天主性 舉了人

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自有者)」(若 8:28)。被釘者的復活,証明了祂確實是「我就是那一位(自有者)」,是天主子及天主本身。聖保祿能向猶太人宣布說:「那向祖先所應許的恩許,天主已給我們完成了,叫耶穌復活了,就如在聖詠第二篇上所記載的『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宗 13:32-33)。基督的復活與天主子降生的奧跡有密切的聯繫。依照天主永遠的計劃,復活是這降生奧跡的完成。

654. 逾越奧跡有兩個層面:基督藉死亡救我們脫離罪惡,藉祂的復活使我們獲得新生。這新生首先是那使我們重新獲得天主恩寵的成義。「因為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 (羅 6:4)。成義在乎戰勝罪惡的死亡及重新享有聖寵。其次,它完成義子 的承繼,因為人成了基督的兄弟姊妹,正如耶穌在復活後親自稱呼其門徒們那樣:「你們去,報告我的弟兄」(瑪 28:10;若 20:17)。人成了基督的兄弟姊妹,不是出於本性,而是出於恩寵,因為這種義子身分使人實在分享唯一聖子的生命,而這生命在祂復活時已完全顯示出來了。

655. 最後,基督的復活──或復活的基督本身,乃是我們將來復活的本原和泉源:「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就如在亞當內,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格前 15:20-22)。在期待此事的完成時,復活的基督生活在祂信徒們的心中。在祂內,基督徒嘗到「未來世代的德能」(希 6:5),而他們的生命也被基督提昇到天主生命的懷抱:「祂替眾人死,是為使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生活,而是為替他們死而復活了的那位生活」(格後 5:15)。

撮要

656. 相信復活,是相信一個事件,這事件一方面確曾由遇見過復活的基督的門徒給予歷史的見証;另一方面就基督的人性已進入天主的光榮而論,
657.空墓及放在那裡的殮布,本身已表示基督的肉身,因著天主的能力已擺脫了死亡和腐朽的束縛。這些都準備門徒們去與復活的主相遇。

658.基督、「死者中的首生者」(哥 1:18),是我們復活的本原,這復活從今日起是藉我們靈魂的成義、日後是將藉我們肉體的復甦而完成。 第六條

「耶穌升天耶穌升天,,坐在全能者天主父的右邊坐在全能者天主父的右邊」

659. 「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 (谷 16:19)。基督的身體在祂復活的那一刻就已受到光榮,正如祂已永久享有的那些新而超性的特徵所証實的。然而在祂跟自己門徒們親切地吃喝、向他們教導天國道理的四十天中,祂的光榮仍被隱蔽在普通人性的形象下。耶穌最後一次的顯現,是以祂的人性不能回轉地進入天主的光榮來結束,這光榮以雲彩和天作為象徵,如今祂就在那裡,坐在天主的右邊。在立保祿為宗徒的最後一次顯現中,祂以完全例外和獨特的方式,顯現給那個「像流產兒」(格前 15:8)的保祿。

660. 在這段時期復活基督的光榮的隱蔽性,可從祂對瑪利亞瑪達肋納所說的那些奧秘的話中透露出來:「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裡,你到我的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裡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裡去」(若 20:17)。這表明在復活基督的光榮與被高舉至聖父右邊的光榮之間,有著不同的顯示。具有歷史兼超越性的升天事件,標誌著祂由一個境界進入了另一個境界。

661. 這最後一個階段跟第一個階段,即道成人身自天降下的階段有密切的聯繫。只有「出自父的」基督,才能「回到父」那裡去。「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的人子」(若 3:13)。只靠自己本性的力量,人類將不能到達「父的家裡」(若 14:2),不能獲得生命和天主的幸福。唯有基督能給人打開這條門徑,「給予我們堅強信心,凡是首領和本原所在之處,我們作祂肢體的,也要與祂結合在同一的光榮中」。

662. 「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 12:32)。被高舉在十字架上,是表明和宣示耶穌要被舉升天,也是升天的開始。耶穌基督、新而永久盟約的唯一司祭,「並非進入了一座人手所造的聖殿……而是進入了上天本境,今後出現在天主面前,為我們轉求」(希 9:24)。在天上,基督永久地執行祂的司祭職,「因為祂常活著,為那些因祂而接近天主的人轉求」(希 7:25)。作為「未來鴻恩的大司祭」(希 9:11),祂是那光榮在天之父的禮儀的中心和主角。位在萬世之前作為天主子、與父同性同體的,如今在降生成人,及祂的肉身受到了顯揚後,帶著肉身坐在那裡」。

664. 坐在天父的右邊是指默西亞神國的揭幕,實現了達尼爾先知有關人子的神視:「那萬古常存者賜給祂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民族、各邦國及各異語人民都要事奉祂;祂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永存不替;祂的國度永不滅亡」 (達 7:14)。從那時起,宗徒們便成了「萬世無疆的神國」的見証。

撮要
665.基督的升天,標誌著耶穌的人性已決定性地進入天主的神聖領域,並將從那裡再次降來,但在此期間,人的肉眼不再看得見祂。
666.耶穌基督──教會的頭,先我們而抵達父的榮耀王國,為使我們──祂的肢體,懷著將有一日與祂永遠相處的希望而生活。
667.耶穌基督既一次而永遠地進入了天上的聖殿,便以中保身分不斷為我們轉求,以確保聖神源源不絕地傾注在我們身上。

第七條

「耶穌要從天降來耶穌要從天降來,,審判生者死者審判生者死者」
一、祂還要光榮地再來

基督已藉教會為王

668. 「因為基督死而復生了,正是為作生者和死者的主」(羅 14:9)。基督的升天表明祂在自己人性內,分享了天主本身的能力和權威。耶穌基督是主,祂持有天上和地下的一切權柄。祂「超越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因為父「將萬有置於祂的腳下」(弗 1:20-22)。基督是宇宙和歷史的主宰。在祂內人類歷史甚至整個受造界都「總歸」於基督,達到其超越性的完美境界。

669. 作為主,基督也是教會──祂的奧體的元首。祂被舉升天及受顯揚,而圓滿地完成了祂的使命後,仍留在世上,留在祂的教會內。救贖是基督藉聖神的德能,對教會施行權力的泉源。「基督神國已經以奧妙的方式臨現於教會內」。教會「在這世上是天國的幼芽和開端」。

670. 從耶穌升天後,天主的計劃進入了完成階段。我們已經是在「最後的時期了」(若一 2:18)。「所以,世界的末期已經來到,世界的革新已無可挽回地被確定,而且在某種意義下,確已提前實現;因為教會已在今世擁有聖德,雖不完善,卻是真正的聖德」。基督的神國透過那些伴隨教會宣講的奇跡和徵兆,已顯示出它的臨在。

萬物在期待一切總歸於基督

671. 基督神國雖已臨現於祂的教會內,但仍未透過「帶著威能及莫大光榮」 (路 21:27)之君王的來臨而完成。這個神國仍然受到邪惡勢力的攻擊,即使這勢力已被基督的逾越所徹底征服。幾時萬物還未屈服於祂,「幾時還未出現充滿正義的新天新地,旅途中的教會,在其聖事和屬於今世的制度內,仍將帶有此世易逝的面目,並生活在受造物之中,這些受造物正在呻吟痛苦,期待著天主子女的顯揚」。為此,基督徒們祈禱,尤其是在感恩祭中催促基督再來,對祂說:「吾主,來吧!」(格前 16:22; 默 22:17,20)。

672. 基督在升天前,強調以色列所期待的,建立默西亞光榮神國的時間,尚未來到。這神國照先知們所說的,應帶給眾人正義、仁愛與和平的最後秩序。依上主所言,目前是聖神和見証的時刻,但也是一個標誌著「急難」(格前 7:26)和邪惡考驗的時刻,連教會也不能倖免,此時刻也開始了最後時期的戰鬥這是一個期待和警醒的時期。

基督光榮的來臨::以色列的希望

673. 從基督升天之後,祂在榮耀中的來臨逼近了,縱使「父所決定的時候和日期」(宗 1:7)不是我們應當知道的。這種末世的來臨可在任何時間完成,縱使這種來臨及在來臨之前的最後考驗受到「延擱」。

674. 默西亞光榮的來臨懸於歷史的每一刻,直到「全以色列」承認祂(羅 11:26;瑪 23:39),可是他們「有一部分執迷不悟」(羅 11:25),「不信」 (羅 11:20)耶穌。聖伯多祿在聖神降臨後,對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說:「你們悔改,並回心轉意吧!好消除你們的罪過,為的是使安樂的時期由上主面前來到,祂好給你們派遣已預定的默西亞耶穌,因為祂必須留在天上,直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對此,天主藉著祂古聖先知的口早已說過了」(宗 3:19-21)。聖保祿也回應說:「如果因他們被遺棄,世界與天主和好了,那麼,如果他們蒙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羅 11:15)。繼其他民族全數進入天國後,猶太人也「全體」(羅 11:12 )分享默西亞的救恩,這將使天主子民達到「基督圓滿年齡的程度」(弗 4:13),在祂內「天主將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 15:28)。

教會最後的考驗

675. 在基督來臨前,教會將要經歷一個動搖許多信徒信仰的最後考驗。那陪伴她在世旅程的迫害,將揭露在冒牌宗教的方式下的「邪惡的奧秘」,它給人提供一種表面解決問題的方法,但要付出背棄真理的代價。最大的冒牌宗教就是假基督,即是一種冒充的默西亞主義:人追求自己的榮耀而取代天主及在肉身內降世的默西亞。

676. 每當有人企圖在歷史中實現默西亞帶來的希望時,假基督的這種欺騙就在世上形成了,因為這希望只能超越歷史透過末世審判實現出來。縱使它以溫和的形式出現,教會也擯棄這種歪曲未來神國的所謂「千年主義」,尤其擯棄「本身邪惡」的,在政治形式下的俗世默西亞主義。

677. 教會除非透過這最後的逾越,追隨主的死亡和復活,將不會進入天國的光榮中。所以,天國不是因著教會逐步上進、在歷史上凱旋而獲得的,而是因著天主制伏惡者的最後放縱而確立的,這事將使祂的新娘從天降下,這一天,主對惡者叛逆的勝利,將在這暫存世界最後宇宙性的動盪之後,採取最後審判的方式。

二、為審判生者死者

678. 循著先知和若翰的路線,耶穌在祂的道理中宣講了末日的審判。那時各人的行為和心中的秘密將會顯露出來。那時因輕視天主恩寵而犯的不信之罪將受懲罰。對近人的態度將披露出對天主恩寵與慈愛的接納或拒絕。耶穌將在最後一天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 25:40)。

679. 基督是永生的主。由於祂是世界的救贖者,決定性地審判人類行為和心思的全權隸屬於祂。祂以自己的十字架「賺得」了這權柄。父也「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若 5:22)。如今,子來到世界不是為審判,而是為拯救,並賜予在祂內的生命。凡在今世拒絕恩寵的每一個人,他已審判了自己,按照他的作為而受報應,甚至也能因拒絕愛的聖神而永遠自我判決。

撮要
680.主基督如今已透過教會為王,但今世的一切事物尚未歸屬於祂。基督王國的勝利在邪惡的勢力作最後的攻擊前,不會來到。
681.世界窮盡時,在審判日子中,基督將在光榮中降來,為完成善對惡的決定性勝利,但兩者就像麥子與莠子一般,將在歷史的過程中一起成長。
682.光榮的基督於末日來審判生者死者時,將揭露各人心中的隱秘,並依照他的行為和對恩寵的接納與拒絕,予以報應。

上一章---下一章